英國廣播公司透露,一位英國前保守黨文化大臣將主持一個新建機構,旨在將所謂的「額爾金大理石」(又稱埃爾金大理石,即古希臘帕德嫩神廟雕塑殘骸)歸還給希臘。
2022年10月,一則消息引起國際文物屆人士的關注:曾在2010年至2016年擔任英國文化大臣的瓦伊澤勳爵表示,他相信英方與希臘就「額爾金大理石」(即古希臘帕德嫩神廟雕塑殘骸)歸還給希臘「達成協議近在咫尺」。
這個古希臘神廟雕塑為何到了英國?背後又有什麼樣的國際關係和文化變遷?目前將其歸還希臘還存在哪些爭議?
帕德嫩神廟
帕德嫩神廟殘骸的歷史悠久而曲折。帕德嫩神廟修建於公元前447年至438年間,是中國戰國初期,坐落於雅典衛城核心建築群的中心,用於奉祭城市的守護神雅典娜。
神廟中裝飾有大量精美的大理石雕像,是古希臘藝術巔峰之作,也是西方文明和民主的象徵。
但隨著希臘半島內外戰爭歷史變遷,神廟內部雕像和建築大多被毀。目前只遺留一個建築框架在雅典。
大約公元500年,這座神廟被改造成基督教堂,大量浮雕裝飾以及神像被移除和毀壞。1460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佔領希臘大陸,帕德嫩神廟又被改造成清真寺。
1687年,神廟被土耳其軍隊用作火藥庫,並不幸在的一場戰爭的爆炸中嚴重損毀。昔日輝煌的神廟淪為廢墟。
目前神廟廢墟是聯合國人類文化遺址,是希臘國寶。

「額爾金大理石」
至1800年,神廟中僅半數帕德嫩雕像倖存。引發歐洲列強各國中藝術、考古和文化人士關注。
當時的英國駐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大使是額爾金伯爵七世(他即是第二次中英鴉片戰爭中,以中方虐待殺死20名英國外交官為由下令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伯爵八世的父親)。
他在獲得鄂圖曼帝國政府批准後,從1801年開始,在蘇格蘭士兵的幫助下,陸續自費將倖存雕像殘骸中的半數運回英國。因此,這些文物有了「額爾金大理石」的外號。
但額爾金在英國受到公眾的指責,特別是有希臘民族解放英雄之稱的英國詩人拜倫勳爵對額爾金伯爵此舉公開批判,讓他在社會上聲名狼藉。
1816年,英國政府用3.5萬英鎊的價錢從額爾金手中買下這些文物,將它們永久性移交給大英博物館收藏,並於1817年起開始在大英博物館向公眾展出。
由於希臘近代史上戰亂不斷,除了大英博物館擁有的「額爾金大理石」外,剩餘的神廟雕塑殘骸很多也流落到其它歐洲國家,現在在法國羅浮宮、意大利、德國、奧地利等地的博物館裏。只有半數倖存雕像殘骸留在希臘。

希臘要求歸還
早在十九世紀末,英國就有人開始呼籲,只要希臘政府要求歸還,英國政府就應該將這些古蹟物歸原主。但希臘政府遲遲未做出反應。
一直到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希臘加入歐盟後,希臘政府1983年才第一次正式提出英國方面歸還額爾金大理石的呼籲。
多年來,希臘一直在游說各方將這些雕塑送回故土。希臘在聯合國也做了大量外交工作。 (相關報導: VOA專訪《間諜與謊言》作者周安瀾:西方世界長期忽略中國「國家安全部」的角色! | 更多文章 )
一位希臘商人約翰·勒法斯創立的組織贊助成立了帕德嫩神廟項目,旨在推動英國歸還帕德嫩神廟雕塑。他游說說服了一些英國議員和名人支持這一項目,其中包括一些英國保守黨議員、著名作家、記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