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電商巨頭馬雲會是下一個梅鐸嗎?

去年年底,馬雲以2.66億美元買下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引發國際媒體的關注。(BBC中文網)

中國的媒體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這其中,電子商務平台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也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

中國的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去年年初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提到馬雲的阿里巴巴,並告訴他的官員們要把像阿里巴巴這樣的故事「講得生動活潑、娓娓動聽,使之成為當代中國形像的閃亮名片」。

去年年底,馬雲以2.66億美元買下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引發國際媒體的關注。三月,媒體又報出馬雲的螞蟻金融正在試圖尋求入股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之一——財新傳媒。

事實上,馬雲近年在媒體產業的收購和入股還不止這些。他迅速擴張的傳媒帝國,也讓一些中國的觀察人士將他與國際傳媒巨頭梅鐸相提並論。

正在擴張的媒體帝國

自2013年以來,這名中國的億萬富豪在中國的媒體行業進行了數輪投資,既有傳統媒體,又有新媒體。這其中包括上海的第一財經,商業評論和中國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優酷-土豆。

不僅如此,他還投資了一些廣受中國用戶歡迎的社交網站平台,比如陌陌和中國最大的社交媒體新浪微博。

2014年,馬雲將其入股的文化中國傳播集團改名為阿里影業。而去年,他以3.82億美元成為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這家傳媒公司曾出品了像《泰囧》這樣的票房冠軍影片。

似乎,馬雲的野心還不止在中國。去年,他以2億美元入股十分受西方「90後」喜愛的社交軟件Snapchat;他還花了2.15億美元投資另一個社交應用Tango。

中國的梅鐸?

和傳媒大亨梅鐸相比,馬雲真的是中國版的梅鐸嗎?

那麼,和傳媒大亨梅鐸相比,馬雲真的是中國版的梅鐸嗎?眾所周知,梅鐸的傳媒帝國橫跨世界上多個國家,從英國最叫賣的小報《太陽報》到美國華爾街銀行家人手一份的《華爾街日報》。

與馬雲共事過的人說,不盡然。他們表示,馬雲在傳媒行業的投資要比表面上的數字來得更加複雜和微妙。

「他確實在媒體領域加大了投資,但我還不會把他稱為媒體大亨。」近期出版了《阿里巴巴:馬雲的商業帝國》(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的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說。

「馬雲在做的,是將他的商業產品從電子商務拓展到具有更高價值的領域,而這些產品是未來中國中產階級所需的。」克拉克自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的第二周起就和他相識。

他的觀點,得到了北京一名頗具影響力的科技博主葛甲的認同。他說,馬雲和梅鐸兩人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畢竟,梅鐸在一個完全自由的媒體環境中從商,他可以做任何只要是符合商業邏輯的決定,」他對BBC說,「但至少中國的媒體環境是很不同的。」

平衡之術

馬雲還投資了一些廣受中國用戶歡迎的社交網站平台,比如陌陌和中國最大的社交媒體新浪微博。

在2014年11月的一次講話中,馬雲將他的商業戰略用英文概括成兩個H,即醫療(Healthcare)和快樂(Happiness)。在馬雲看來,這兩個詞是未來十年中國人最缺乏的。

分析人士說,馬雲所指的「醫療」,指他將進入藥品和健康相關的領域;而「快樂」指的是他會將投資觸角伸向娛樂公司,比如阿里影業與美國派拉蒙影業合作投資的電影《碟中諜5:神秘國度》。 (相關報導: 阿里巴巴正式接掌《南華早報》 馬雲:期待公正客觀報導中國 更多文章

克拉克說,馬雲購買《南華早報》確實顯示出「他想要在讓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聲音扮演角色,」但他如此大張旗鼓地進軍新聞媒體行業,不僅是出於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