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絕對沒教的170年聖誕卡片史!為何古早賀卡最愛印垂死的鳥,背後原因讓人大嘆驚奇

早期的聖誕卡不印聖誕樹,竟印著奄奄一息的鳥啊......。(圖/Outside提供)

歷史上,不同文化圈都有寄賀年卡的習慣。不過,在英語世界,派發節日賀卡的傳統不算悠久,始自19世紀中葉。第一張聖誕卡,從何而來?難以考究。但今時今日,最廣為人知的「第一張卡」,是高爾(Henry Cole)爵士的作品。他是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1843年,他委託一位藝術家創作了1000幅雕刻出來的節日賀卡,寫著「祝你聖誕快樂,新年快樂」。

(圖/這由高爾爵士策劃的賀卡,被視為世界上第一張聖誕卡,Outside提供)
這由高爾爵士策劃的賀卡,被視為世界上第一張聖誕卡。(圖/Outside提供)

印刷技術和郵政服務日益進步,愈來愈多人發送由專人設計和生產的聖誕卡。到了1880年代,寄聖誕卡已成為美國家庭的重要環節。

人類學家Micaela di Leonardo寫了一篇論文,叫〈賀卡和節日的女性世界:親屬關係的婦女、家庭和工作〉(The Female World of Cards and Holidays: Women, Families, and the Work of Kinship)。她指出,賀卡在工業化時代和傳統家族式農場消亡之後蓬勃發展。由於親人各散東西,婦女承擔「家族的重任」,問候和關心身在遠方的家族成員。聖誕賀卡,正正是一種努力維持傳統親族關係的現代工具。

(圖/普朗生產的聖誕卡,Outside提供)
普朗生產的聖誕卡。(圖/Outside提供)

在美國,最著名的聖誕卡生產商,是德國移民普朗(Louis Prang)。他為大眾市場生產有吸引力和價格合理的賀卡,被稱為美國聖誕卡之父。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賀卡都可以為人欣賞。1885年,雜誌Decorator and Furnisher批評,賀卡業界想像力貧乏,總是想著「天空中浮著幾個帶著嬰孩的小天使」的圖像,非常沉悶。當時,不少評論人都認為,美國人很快會厭倦千篇一律的聖誕卡。

但是,在20世紀初,圖像再現技術的改進,使賀卡市場有全新的發展。1900年,英國有評論家稱讚一系列新的聖誕賀卡,說它們就好像相片一樣真實和漂亮。賀卡的主題,也似乎有所增加,有體育、風景、動物等等。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聖誕卡,有不少都很有趣。

(圖/其中一張19世紀的聖誕卡。當時,美國和英國人認為「死去的知更鳥」代表「幸運」的意思,Outside提供)
其中一張19世紀的聖誕卡。當時,美國和英國人認為「死去的知更鳥」代表「幸運」的意思。(圖/Outside提供)
(圖/一張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聖誕卡,Outside提供)
一張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聖誕卡。(圖/Outside提供)

其中一張19世紀的聖誕卡。當時,美國和英國人認為「死去的知更鳥」代表「幸運」的意思。

技術不斷改進,生產賀卡變得越來越有利可圖,並且競爭激烈。到了1920年代末,賀卡生產商僱傭了5000多名美國工人,分別為40家工廠工作。每年,賀卡都有新設計,由高薪的工匠製作,而且嚴防設計被競爭對手模仿。聖誕賀卡,也成為一種藝術傳統。1930年,紐約公共圖書館舉辦了一個展覽,展示美國藝術家使用各種技術去傳播佳節福音(包括蝕刻、木雕、油氈切割和光刻技術)。 雖然不是所有賀卡都稱得上偉大的藝術,展覽的語氣也非常正面。

發送聖誕卡的做法,後來被視為一種慈善活動。1940年代,許多非營利組織通過銷售特殊的聖誕賀卡來籌集資金。這些聖誕賀卡,帶有其機構的標誌,或印上受到其使命所啟發的圖像。 (相關報導: 肯德基和不二家開創的慶祝習慣!為什麼日本人聖誕節一定要吃炸雞和草莓蛋糕? 更多文章

(圖/194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第一張賀卡,Outside提供)
194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第一張賀卡。(圖/Outside提供)

最廣泛用來籌款的節日賀卡,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年度節日賀卡。它籌集資金,為世界各地邊緣地區的兒童提供基本服務,如疫苗和清潔的水源。1949年,UNICEF發行第一張賀卡,展示了一名七歲的捷克斯洛伐克女孩,她的村子在二戰後定期從UNICEF收到食物和藥品。今天,很多專業藝術家都會為了慈善,捐贈自己的賀卡設計,不收版權費或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