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新型德國AI智能磁振造影儀 高市健仁醫院造福社區民眾

健仁醫院醫務部蘇聖村副院長(右)與放射科吳鵑伶醫師,在MRI機台前合影。(記者徐炳文攝)

隨著醫療需求的增加,健仁醫院為提供給社區民眾有更可近性的醫療服務及縮短就醫過程,進而提升更優質之醫療服務品質,特別斥資五千萬元,引進新型德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智能1.5T磁振造影儀服務民眾,從110年11月著手評估及準備,歷經十個月的時間,將在今(2)日正式揭牌為社區民眾服務。

健仁醫院MRI由放射科吳鵑伶醫師(左起)、黃明國顧問 李建廷顧問、李秀香執行長、陳巖恕院長、醫務部蘇聖村副院長、教研部王堯顯副院長、放射科王明龍主任共同揭牌。(圖/徐炳文攝)
健仁醫院MRI由放射科吳鵑伶醫師(左起)、黃明國顧問 李建廷顧問、李秀香執行長、陳巖恕院長、醫務部蘇聖村副院長、教研部王堯顯副院長、放射科王明龍主任共同揭牌。(圖/徐炳文攝)

健仁醫院醫務副院長蘇聖村醫師表示,今日揭牌首位接受MRI檢查的民眾是位73歲陳先生,疑似攝護腺癌高風險的病人,這陣子因為夜尿及頻尿症狀到泌尿科接受檢查後發現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數值異常,醫師建議切片檢查,病人認為切片風險高,在經與醫師討論及評估後改由MRI檢查來確定診斷。蘇聖村說,MRI的檢查在醫學中心大概要花數月的時間才能安排得上,健仁醫院引進MRI磁振造影儀,可以解決及改善民眾在醫學中心等候MRI排檢的時間,可說是既快捷又便利,對民眾來說可是一大福音。 (相關報導: 柯志恩登記參選 送陳其邁3禮物期盼畢業快樂 更多文章

健仁醫院自備MRI儀器設備整體醫療服務品質提升 減少患者排檢時間

健仁醫院醫務骨科主任魏敏雄醫師指出,為提供更安全、低疼痛、低出血量的脊椎手術,健仁醫院於107年引進脊椎內視鏡,手術前的MRI檢查都必須仰賴轉檢其他醫院檢查的合作模式,病人需要舟車勞頓到其他院所接受檢查外,平均排檢時間需要10-14天方可執行,導致病人在等候排檢的日子裡需要忍受疼痛而無法提早接受手術的困境,現在醫院有自己的MRI儀器設備,更為便民,整體醫療服務品質也得以提升,今天揭牌開始提供檢查就已經有安排個案檢查,可說是大大減少排檢的時間。健仁醫院放射科吳鵑伶醫師指出,健仁醫院引進之MRI是目前最先進的1.5T磁共振成像系統,透過短磁體超靜音的設計,使受檢者可以在為一般人們交談的音量的環境中(<65 dB*),快捷且愉悦地完成整個檢查,再加上短檢查隧道的設計,與以往具有幽閉恐懼症不能進行磁共振檢查者,現在都可完成檢查,對不耐長時間掃描的兒童和老人受檢者尤其適用。高解析度水分子擴散影像可應用於乳房、攝護腺、腦部,可以提高癌症的篩檢率;本機配備高通道數的骨關節線圈,輕且具人體工學的設計,使受檢者在舒適無壓力的情況下達到解析度最高的篩檢。吳鵑伶強調,磁振造影設備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採用業界獨家與人體型相仿的圓柱狀勻場技術,讓掃描的影像無暗角且不變形,如同天文望遠鏡的非球面鏡一般,大幅度提升影像均勻度與精準度外,此機型有全新世代人工智能科技(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R),為受檢者帶來更優化、舒適、便捷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