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脆弱,那些泰勒絲教我的事

美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Taylor Swift Facebook粉絲專頁)

新一代女歌手之所以更敢探索那些私密、脆弱、被認為「太過女孩」的情感,泰勒絲正是開闢這條路的重要功臣。

我猜想,可能有不少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歌迷和我一樣,一開始只是想聽看看一個這麼有名的流行歌手在唱什麼;我們一開始預期的,甚至也許就只是一些輕鬆而單純的舞曲,殊不知,等著我們的,是種種關於脆弱、關於不安全感的誠實訴說。

在泰勒絲的世界裡,「成熟」的意思從來不是「一切無所謂」,更不是諸如「享受當下」等種種陳詞套語,而是找到精準的語言,陳述自己何以感到脆弱,進而知道要怎麼好好處理自己的情感,比如,知道自己徬徨的感受究竟從何而來,又為什麼自己總是在開心的時候,卻仍然感到些許不安。

有些樂評人認為,在泰勒絲之後,新一世代的女性歌手,之所以更敢探索那些私密、脆弱、各種可能被認為「太過女孩」的情感,泰勒絲正是開闢這條路的重要功臣。

創作歌手格蕾西.亞柏拉罕(Gracie Abrams)就說,泰勒絲提供了「如何表達脆弱的藍圖」;另一位新生代歌手奧莉維亞.羅德里戈(Olivia Rodrigo)也表示,她是從泰勒絲那裡學習如何說自己的故事。

而這些脆弱、這些故事,有些是關於記憶,有些是關於名聲,又有些是關於自我。

記憶與脆弱:我們的關係將留下什麼?

我們認真對待關係,尤其認真對待愛人,但在這一切之後,我們將留下什麼?這一切將會值得嗎?而如果不能長久,回憶會不會也成為太沉重的負荷?

關於這樣的難題,〈New Year’s Day〉(2017)是一首很具代表性的歌曲,寫的就是在一個美好的時刻突然感到恐懼:跨年派對隔日,自己和愛人一起清理房間,這是很親密的時刻,但誰能保證會長久呢?

在這首歌裡,泰勒絲讓三股思緒交纏:首先,我確定自己是願意承諾的,這點並無疑問,「我要你的午夜/但在新年,我會與你一起清理酒瓶」;其次,我也知道,我們的關係之所以值得珍惜,就是來自一起生活中這些共同的努力,這些可愛的細節,因此告訴自己「抓住這些回憶/這些回憶也將抓住你」。但最後,我確知倘若有一天分開,這些回憶恐怕將是折磨,這種恐懼終究不是現在多開心就能抵銷的,所以只能認真祈禱。

在歌曲的結尾,這首歌達到高潮,就是當這三股思緒透過和聲,彼此呼應、交替、重疊。

「請千萬不要變成陌生人/這陌生人的笑聲我在任何地方都認得」

──〈New Year’s Day〉(2017)

而在光譜的另一端,記憶有時逼使我們問的問題,卻是「是否值得」。

august〉(2020)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敘述一個年輕女孩,回想著一段只延續一個夏天、不算關係的關係,透過細節的描述(「我取消所有的計畫/只為了你可能會打來找我」),追想那種「我以為光是抱著希望就夠了」的狀態。在帶著懷想和哀悼的旋律下,本來天真的敘事者,反覆面對一個不能明說的問題:這一切真的值得嗎? (相關報導: 走下擂台,陳念琴也是漂亮孩子 更多文章

說及記憶,最為有名、在歌迷間最為經典的歌曲,首推〈All Too Well〉(2012/2021)。在這首歌裡,記憶又有另一重的意義:既讓我們重返脆弱的時刻,也成為我們的尊嚴之所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