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既是世上數一數二的航空樞紐,也是世界上新冠病毒防疫措施最為嚴苛的地區之一。兩位國泰航空飛行員向BBC講述這些措施如何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讓他們的個人生活壓力倍增。
「你就像處於永久隔離中。」
香港旗艦航企國泰航空的飛行員Pierre說,光是今年,他有將近150天花在隔離檢疫之上。
雖然近月確診的本地新冠感染病例寥寥無幾,但是,為了迎合中國大陸的「清零」政策,香港實施廣泛檢測與隔離制度。
飛行員也不能獲免,而這意味著他們絶大多數時間不是工作,就是在隔離檢疫中。
這一系列的嚴厲措施從機場開始。
所有入境的國際旅客抵達香港機場之後,都先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檢測結果當天能取,結果出來後才能辦理入境手續。結果呈陰性仍要接受隔離。
另一位國泰航空飛行員Clark說:「他們(飛行員)已經在飛機上25小時以上,稍有延誤便是個30小時。」
「他們得坐在塑料椅子上等待檢測結果,無法睡覺。從下飛機到回到家裏頭,整個過程需時四個小時。」
從上班隔離到下班
要是檢測結果為陰性,他們可以回家,但還不代表他們自由。
在抵達香港的首三天,機組人員必須留在家中。他們每天只准離家兩個小時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或必要活動。
在接下來的18天,機組人員須「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接觸」,並繼續每天接受檢測。
Clark說:「我不覺得有任何公平或合理可言。完全讓人無法接受。」
要是有飛行員檢測呈陽性,或者像Pierre一樣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他們或被送到醫院,或者是專門的隔離設施,例如居住環境備受非議的竹篙灣檢疫中心。
Pierre形容,待在竹篙灣中心就像是在「零日照」一個的狹窄房間內被「單獨關禁閉」。他說:「我就連一點植物也看不到,一片草坪都沒有。」

那些檢測陽性的普通家庭與密切接觸者也會被強制送到這隔離設施,當中還包括兒童與孕婦。
外地空勤人員來到香港也受到這些規則限制。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英航)在媒體報道其機組人員被送到竹篙灣隔離檢疫後,最近宣佈暫停往返香港航班,並稱正「重新評估有關此航線的運營條件」。
實際上,即使國泰的飛行員到了外地,也不代表這樣的限制結束。機組人員在外站停留時還是得遵守航空公司嚴格的隔離規定。
Pierre說:「你從(隔離酒店)房間直接前往飛機,執飛,然後直接回到房間給鎖起來,直到你再次離開為止。」
一旦到達酒店,他們必須留在房間內,包括用膳時間。
他說:「飯餐都給送到房門口,你打開門去取,在房間內一個人吃。」
「房門口有保安員,所以你基本上連樓道都不能去。我們從上班報到開始到回到香港都一直在隔離當中。」
空服員:「不斷輪迴」的檢測

「下飛機就做檢測,等結果,回家頭三天不能出門,跟著頭七天自己做快速測試,公司都派發了套裝。接著就是第、五、九、十二、十五天要做檢測。要是這幾天中間你又得執飛,就重新再算。簡單說就是不斷輪迴。」這是已有10年以上經驗的國泰客機空服員Grace如何描述最近的飛行生活。 (相關報導: 「美國不管事,世界更危險!」當拜登猶疑不決,《經濟學人》解析「美國應該為何而戰」 | 更多文章 )
國泰航空是在三名貨機飛行員返回香港確診後,於11月17日起實施新的內部隔離措施,當時明言機組人員返回香港後首三天能外出最多兩小時。但BBC中文接觸到的國泰空服員向記者展示內部指引,上面已不見了「最多兩小時」的說法,只說允許的「必要活動」包括購買食品和日用品、就醫或買藥、接受強制檢測和上班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