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書有用,為何成功的人那麼少?原來我們錯了,年薪300萬的人是這樣閱讀的

知識就是力量,閱讀很重要,但你知道要怎麼讀才可以離成功近一些嗎?(圖/すしぱく@pakutaso)

比爾.蓋茲(Bill Gates)、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還列出他們深受哪些書感動,甚至影響一生。

但我對此一直抱持著疑惑,如果真的像他們講的那麼簡單,那為什麼每年那麼多暢銷書、勵志書、工具書被出版,成功的人還是這麼少?

一直等到我在書店撿到《一讀一行》。它的作者柳根瑢,原本也是一般上班族,但後來卻找到屬於自己的讀書方法,使他的年收入一路爬升到了 300 萬台幣。我不由地感到好奇,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所以就問了他 3 個問題,請他解答:

Q1 你會看勵志書或心靈雞湯嗎?他們不是大同小異?

剛開始看到勵志書,都會感覺都深受啟發,好似有一股力量從身體深處湧上來,讓我得以面對明天的困難。但當看 10 本、 100 本後,卻發現內容總是大同小異,而且現實的困難並沒有因此而解決⋯⋯

柳根瑢回我:「如果一個重點被那本多本書重複提到,這表示大家都認同。那這些成功的重點,你都有確實做到嗎?」

當下我感受到一股重擊,真理往往非常簡單,成功的秘訣不外乎就哪幾個。然而,很慚愧的,我大多看書的時候都深受激勵與感動,但看完就算了⋯⋯並沒有照書中講的去堅持,行為沒有改變,困難當然也不會消失。

Q2 大家都說看書能改變人生,但為什麼我沒感覺到改變?

除了從小喜歡看書的人以外,大多長大後才開始看書的人,多半抱持著某些目的,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些困難,或是職涯上的問題。但為什麼在我看完那麼多書後,遇到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柳根瑢告訴我:「如果看完書以後,自己根本沒有什麼改變,那代表書白讀了。」

即使這本書沒有解答到我當下的問題,一定也會有許多觀點或做法是讓我覺得:「嗯,沒錯。」或是「疑,還有這麼不一樣的看法喔。」為了不使這本書白看,應該從中選一個做到。這樣每看一本,行為上都進步一點, 10 本後,你就會顯著感覺到自己不一樣了。

柳根瑢說:「我起先也不喜歡看書啊,直到當兵時,因為太無聊了,才翻翻小說。而且,一開始我每個月最多就看4本。但後來發現對生活都沒有實際幫助後,我就思考哪裡出了問題,才想到應該從書中帶走什麼才對。」

所以從此以後,他下定決心每看一本書,就要改變一項行為。還因此得了一種看了太多書,結果積累太多要改的習慣,反而不想看書的憂鬱,但那也是在他賺取 300 萬以後的事了。

Q3 書那麼多,我又總是很忙,沒時間看書怎麼辦?

柳根瑢回我:「許多人都有這種問題,但總共可以歸類成三種人:初級、中級、高級。」

1. 初級:每天工作12小時,哪有時間讀書

柳根瑢說:「不可能沒時間看書的。」人總要上廁所,通勤、或滑手機、看社群吧!只要把這些零碎時間拿來看書就好了。以捷運族為例,假如搭捷運的時間是15分鐘,每天上下班就有半小時,一個月就有10個小時,看完再厚的書都是綽綽有餘的。 (相關報導: 進了職場後沒時間閱讀,該怎麼辦?呂秋遠列10點:人生的學問往往不在書本! 更多文章

如果看200頁左右的書,每個月就能看2-3本。這樣一年就看24本書了,跟臉書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去年的目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