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台灣前友邦薩爾瓦多9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比特幣」納為法定貨幣的國家;11月加碼宣布將打造世界第一座「比特幣城」,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然而美國《外交政策》指出,薩國極具野心的「比特幣計畫」並無任何實質經濟效益,只不過是政府用來轉移人民對國家財政赤字關注的伎倆。
2021年9月初,薩爾瓦多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宣布將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列為國家法定貨幣,與美元並列使用。當時布格磊表示,薩爾瓦多7成人口沒有銀行帳戶,一旦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不只能促進投資、創造就業機會,「還能把千萬正規經濟之外的民眾納入金融體制內。」
然而,薩國「比特幣計畫」上路3個月以來,引起許多爭議和混亂,各界不禁質疑,這是否只是布格磊一手主導的騙局。長期鑽研加密貨幣、著有《巨大區塊鏈的攻擊》(Attack of the 50 Foot Blockchain)一書的傑拉德(David Gerard),最近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撰文分析,薩國「比特幣計畫」如何走向失敗,又如何將薩國650萬人民至於巨大的風險之中。
「薩國人民要的是美元,不是比特幣」
在該文中,傑拉德表示:「超過91%薩國人要的是美元,而非比特幣。」而此現象明顯地反映在薩國9月推出的官方比特幣錢包「Chivo Wallet」上。薩國官方表示,民眾只要下載Chivo Wallet,即能獲得價值30美元的比特幣註冊獎金,同時Chivo Wallet亦允許使用者將比特幣交易轉為美元,並在200臺限定的自動提款機上以現金形式提取。政府也規定,若想註冊Chivo Wallet帳戶並拿到獎金,用戶必須是薩國公民,並提供用戶照片、身分證字號以及出生日期等資料。
對此,傑拉德指出,許多用戶領完註冊獎金後,就不再使用該錢包,甚至還有人利用Chivo Wallet系統漏洞——無法完全驗證用戶照片,僅對身分證號碼和出生日期進行核對——盜用他人身分,賺取獎金。許多擔心身分盜用、犯罪洗錢的人民走上街頭示威,抗議政府獨斷、冒進的經濟政策。

發行「火山債券」、興建「比特幣城」
人民的怒吼,布格磊顯然沒聽見。11月20日,布格磊在拉丁美洲比特幣和區塊鏈會議(Latin American Bitcoin and Blockchain Conference)上宣布,將在薩國南部的馮塞卡灣(Gulf of Fonseca)打造全球首座「比特幣城」(Bitcoin City),並由鄰近的孔查瓜火山(Conchagua volcano)的地熱作為動能,發展一座以比特幣「採礦」為重心的新興城市。 (相關報導: 全球第一國!?薩爾瓦多總統:計畫把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 | 更多文章 )
布格磊也表示,2022年將發行10億美元的「火山債券」(volcano bonds),籌措比特幣城建城資金。該債券年期為10年,並預計支付持有人6.5%的年利息。同時,持有10萬美元「火山債券」超過5年者,即有資格獲得薩國公民身分。對此,傑拉德認為,與購買薩國現有債券並用比特幣與其對沖相比,「火山債券」是一項相當糟糕的投資選擇,這也導致薩國現有主權債持有者對新債券興趣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