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90歲的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鵬近年健康狀況不佳,數度誤傳死訊。22日深夜中國網路再度盛傳,李鵬已在當晚11時因為肺癌病逝。儘管官方並未確認這項消息,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已在臉書上發表聲明:「李鵬是六四屠殺的執行者和劊子手,不管他是活著還是死了,都已經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未來六四事件翻案,對他的責任追究不會因為他的死亡而放棄。」
1928年生的李鵬,歷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電力工業部部長、國家教育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務,其中以1988年至1998年擔任國務院總理一職最為重要。因為李鵬被認為在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是下令解放軍屠殺人民的主要決策者。包括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拍板決策以武力處理和平示威的群眾。
李鵬原名李遠芃,1928年出生於上海法國租界,留學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水力發電系。父母都是共產黨員,尤其李鵬的父親李碩勛(1903-1931年)更是中共早期領導人,領導華東各省共產地下黨組織對抗中華民國政府,是周恩來的軍事助手之一,1931年9月被中華民國政府逮捕處死,因此李鵬也算是根正苗紅的紅二代。
留學蘇聯、專長水力發電的李鵬,回國後進入當時中國最大的豐滿水力發電廠,歷任見習廠長、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後來李鵬多在發電廠輾轉任職,但1966年文革爆發後,李鵬在長官推薦下調往北京擔任北京供電局黨委代理書記,歷任北京電業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務。由於他在唐山大地震等事件中表現優秀,1979年獲任電力工業部副部長、1981年出任電力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表現獲得劉瀾波、胡耀邦、鄧小平等層峰人士肯定的李鵬,1983年6月獲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能源、教育和交通,分管電子科技、環境保護等。1985年9月,李鵬再被增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晉身中共高層。1986年,在李鵬的主導下,中國和英國、法國、美國簽訂協議在深圳建造大亞灣核電廠,這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外合資最大項目,也是中國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廠。

1987年中共召開十三大,包括鄧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陳雲都卸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接替的四位新常委包括李鵬、喬石、胡啟立、姚依林,實現中共領導階層的世代交替。尤其李鵬位列四位新常委之首,排名僅次於連任的趙紫陽,而且本來身兼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在1988年4月將總理大位交給李鵬,除了退居幕後、但仍緊抓軍權與實權的鄧小平等元老之外,李鵬在檯面上幾乎已是「一人之下」。
李鵬原以專業人士展開仕途,而且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之際頗有表現,擔任國務院總理原本可以大展身手。奈何他坐上總理大位不過一年,就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做出錯誤決定,從此李鵬背上「六四屠夫」的罵名。 (相關報導: 六四30年》「銘記六四,總會改變人心」從天安門事件,看香港與台灣的民主陰霾與追求 | 更多文章 )

1989年,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心臟病發猝逝。胡耀邦是中共的改革派,除了積極打擊太子黨濫權貪腐、主持平反冤假錯案,更意圖推動「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他過於自由的政治態度引發鄧小平等元老的不滿,尤其1986年中國各地爆發八六學潮,大學生在17個大城市上街示威,主張「要民主,要自由,要人權,反官倒,反腐敗」。鄧小平等人認為胡耀邦的態度與縱容都是主因,1987年被指責「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被迫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