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莉,原名姚秀雲,是上海灘時期知名女歌手之一,與周璇、白虹、白光、龔秋霞、李香蘭、吳鶯音等齊名,並稱為1940年代上海歌壇七大歌星。1950年移居香港,被譽為「銀嗓子」,2019年7月19日病逝於香港。
姚莉阿姨每次跟我聊天,最喜歡談的人物有二,她的名作曲家哥哥姚敏,還有讓她一生心滿意足的上帝。
那時我還年少,周璇歌曲的研究才剛起步,火候超弱,論文的相關問題一下就問完了,健談的姚莉阿姨話匣子一開,我只有乖巧點頭的份。
不過,當年我已經明白,一直說自己幸福的人大概有兩種,多半是其實不幸福的人,反覆對外宣稱過得多好,實際上是催眠的是自己,這種人常惹得我不耐煩。而姚莉阿姨是屬於把苦事真心當成樂事的另一種人。
見到她之前,我已經從史料、娛樂報刊、流言蜚語聽說姚莉的傳奇,明白這個唱過〈玫瑰玫瑰我愛你〉、〈大江東去〉、〈春風吻上我的臉〉的絕代天后絕對拿得出坎坷人生配上非凡成就,讓聽者印象深刻。

但坐在我面前的這位80幾歲的長者,一點都沒有想要遙想當年風光來感嘆一番,反而開心的幫自己、外傭、還有我點了三份豐盛的全餐,從前菜到甜點通通吃個盤底朝天,一邊說她禮拜天的忙碌行程、說女兒的趣事、說外傭的貼心,說著說著話題又會繞回早逝的哥哥,或者突然迸出她近來心儀的歌手周華健。坐在我面前的大明星會在一剎那間,突然羞怯得像個美麗的少女,讓我都跟著臉紅了起來,她就會呵呵笑著叫我多吃一些。
我知道這樣的判斷與「專業」無涉,但我從初次見到她至今,我都願意相信,回顧人生,她是滿足的。
第一次採訪姚莉阿姨,是15年前的事了。當時,歐陽飛鶯、龔秋霞都還在,初出茅廬的我尚未意識到時光的催逼,只是想把握千載難逢的機會,多了解曾經跟周璇同時代的歌手。
那段時間,我每一兩年就去香港一趟,拜訪姚莉阿姨成了固定行程,過年也會打電話拜年。不知不覺有種錯覺,以為八十多歲的姚莉阿姨再老都是這樣,會一直精神抖擻下去,會興致勃勃地約我去吃新餐廳,會不厭其煩地跟我說坐公車比坐地鐵好,還會提醒健忘的我寄信要寫她的本名「姚秀雲」,不然就會害她非得親自跑去郵局,跟櫃台解釋誰是「姚莉」。
姚莉阿姨嗓音不大,卻是沉穩而有亮度,一下廣東話一下北京話一下上海話,一時興起還要我聽聽她的嗓音沒壞,只是氣短了點兒,還是很能唱啊。
某年暑假,我從機場快線一轉進地鐵,就照樣打了電話給姚莉阿姨。地鐵站很吵,電話那一頭的聲音卻讓我擔心了起來,虛弱、似乎不太清醒,她說女兒從美國回來看她,外傭也在,要我放心,然後匆匆掛了電話。我對那一趟香港之旅剩下的記憶,就是我戴著耳機,坐在以往見面的茶餐廳裡,各種記憶和感觸湧上心頭。 (相關報導: 烏克蘭國會改選》喜劇演員當總統再創佳績,邀搖滾歌手共組執政聯盟! | 更多文章 )

姚莉阿姨不愛提豐功偉業,更精確地說,那些豐功偉業在她口中,平凡的就像她只是認認真真地煮了頓飯一樣。她講起那些歌壇大人物──如周璇、嚴華、白虹、陳歌辛──的口吻,跟她在談她的先生、她在教會和歌友會的朋友,其實沒什麼不一樣。幾次我刻意問起姚莉阿姨成名的經過,和她的名作如〈蘇州河邊〉、〈月下對口〉等,她都正色回應,唱歌是本分,練歌是工作,「銀嗓子」、「紅歌星」隨人怎麼叫都好,她只管呈現出最好的聲音,端出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