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試過,當你精疲力竭,或者感覺到沮喪的時候,唯一能夠令你開心的,就是一部好的兒童電影?
又有多少時候,一部迪士尼(Disney)作品,幫助你找回勇氣和力量?
那種讓自己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讓時光倒流回到過去某個時刻的美好和愉悅感受,令人難以抗拒。
人生低谷時,需要懷舊
《獅子王》中的辛巴和《阿拉丁》精靈(圖/Disney/Alamy)
「人們總是喜歡懷舊的,」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心理學講師、懷舊文化的專家維加納·凡·蒂爾堡博士(Dr Wijnand van Tilburg)說。
據他的定義,懷舊情懷是「一種對過去所抱有的悵惘和依戀」。
「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彼此聯通的那種感覺,被人們看作是人生裡非常有意義的東西。」
凡·蒂爾堡博士說,它可以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情感,人們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會需要它。
「這些懷舊的回憶能給過去塗上某種玫瑰般的色彩,給人美好的感覺。」
《小飛象》重拍版的票房成績不盡人意(圖/Disney)
迪士尼今年推出新版《獅子王》(Lion King),這是他們今年的第三部重拍作品——之前已經有《小飛象》(Dumbo)和《阿拉丁》(Aladdin)先後推出。
而此前幾年,迪士尼亦已經推出過重拍版的《仙履奇緣》(Cinderella,《灰姑娘》,2015年)、《森林王子》(Jungle Book,2016年)和《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2017年)。
此外,迪士尼還宣佈將推出《花木蘭》(Mulan)和《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的重拍版,而傳聞中正在籌拍的重制經典還有很多。
迪士尼在今年再現了《獅子王》的經典場面(圖/Disney)
沒有創新的懷舊,就沒有意義
薩姆埃爾·瓊斯(Samuel Jones)現年22歲,是YouTube影評頻道NitPix的創始人之一。他說:「人們總希望抓住過去。」
「現在的電影大多數都是續集和重拍,它們是讓我們停留在另一個世界的方式。」
瓊斯說,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容易被拽進懷舊情懷裡面去,技術是其中一個原因。
他認為,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本該是打破社會的邊界,將我們所有人聚攏到一起的。
但是相反,「我們意識到,很多時候它並沒有將任何人聚到一起。我想這可能會令人很迷惑」,而這又會導致人們去「抓住一些他們熟悉的東西」。
《玩具總動員4》已經取得超過6.5億美元票房(圖/Pixar)
NitPix上其中一條最受歡迎的影片標題是:「皮克斯(Pixar)死了嗎?」該影片有超過100萬的觀看量,而且評論欄意見非常兩極。
該影片的觀點是,皮克斯的那些續集在原作過去多年之後推出,卻只不過是前作的影子。
「它們基本上就是在問:『你還記得這個嗎?』」麥克斯·巴德斯利(Max Bardsley)說。他21歲,和瓊斯一樣是NitPix的創始人之一。
「它們叫人難忘或者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就是那些重現過去的時刻。」
瓊斯(左)和巴德斯利是YouTube影評頻道Nitpix的創辦者(圖/Nitpix)
巴德斯利認為《超人特攻隊2》的問題在於「內容如同被稀釋過,平淡無奇」。
「如果你要做續集,你就必須要給我們一些新鮮的東西,」他說。
皮克斯工作室是迪士尼旗下的製作公司,在它最初出品的十部電影裡,只有一部是續集——《玩具總動員2》(Toy Story 2),而隨後出品的11部電影中,卻有七部是續集。
《阿拉丁》真人版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圖/Disney)
對大多數人來說,童年是最安全的
我們常常看到人們為那種懷舊情懷而著迷,而這種體驗不僅是在電影院裡。
22歲的艾米麗·塔爾布特(Emily Talbut)在上大學期間,在佛羅里達的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打了兩個暑假的工。
她形容自己在那裡的職責是幫助營造一種友好的氛圍,「讓人們笑滿一整天」。
雖然很多年輕家庭選擇去迪士尼世界一同玩耍,但艾米麗說,很多成年人也會選擇不帶小孩,純粹為了度一個浪漫的假期,或單身派對。
「你會看到有些人來這裡是沒帶小孩,他們比小孩更熱衷於迪士尼,」她接受BBC電台第一頻道《新聞節拍》(Newsbeat)節目訪問時說。
艾美麗連續兩個暑假在佛羅里達的迪士尼世界工作(圖/Emily Talbut)
艾美麗認為,「逃離現實」是人們喜歡沉浸在迪士尼樂園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些電影我們都看過無數次,於是能夠以另一種方式體驗它是非常吸引人的,」
「而且那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當你走進公園,你就不用去管外面的世界了。」
太多、太快
不過,作為一個迪士尼的大粉絲,艾米麗卻有些擔心,重拍經典的吸引力可能正在消退。
「重拍得有點太頻密了,失去重看故事的新鮮感,」她說。
迪士尼的老闆鮑勃·艾格(Bob Iger)在談論迪士尼旗下另一個產品「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的時候也表達過類似看法。
去年《星球大戰》人物韓·索羅(Han Solo)的外傳電影令觀眾失望,之後艾格承認,迪士尼推出的「星戰」系列電影「太多、太快」。
但這還是未能阻止迪士尼推出新的三部曲,預計分別在2022、2024和2026年公映。
劉亦菲(左)被選中擔當《花木蘭》真人版的主角,而荷莉·拜利(Halle Bailey)則將在《小美人魚》中扮演愛麗兒(Ariel)公主(圖/Getty Images)
《小飛象》在三月上映時反響平庸,大概也同樣反映出迪士尼的疲態。
《花木蘭》則是下一部獲得「真人版」重拍待遇的作品,將在2020年初上映。
在那之後,迪士尼還有九部已經宣佈的「未定名迪士尼真人版」電影,在2021至2023年間陸續推出。
而且,我們很可能還會看到更多老動畫片的重拍版。有報導指,迪士尼正在籌劃《鐘樓怪人》(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 《星際寶貝》(Lilo & Stitch) , 《小飛俠彼得潘》(Peter Pan) 和《小木偶》(Pinocchio)等等經典作品的重拍。
懷舊幫助我們找到意義
「懷舊情懷是一種很強的社會元素,它令人們感覺人生有意義,」研究懷舊文化的專家凡·蒂爾堡博士說,「研究顯示,人們利用懷舊的記憶來尋找美好的感覺。」
他還表示,對於「當下缺乏歸屬感,或者覺得有點找不到意義的人們」來說,會更容易產生懷舊的情懷。
有證據顯示,時下年輕人對家人和朋友的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疏離 ,而懷舊情懷可能正是我們應對這種疏離的方式。
「我們所有人都已經長大了,不得不去過正常的成年人生活,」艾米麗·塔爾布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