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災情嚴重,9月共跌掉1,629點、跌幅10.79%,是今年6月收盤跌1,982點、11.79%次慘,市場避險情緒又起,投資人、散戶面對這千變萬化的市場,通常會把資金轉戰避險工具或標的,以分散投資風險來穩定自己的資產。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到底網路上討論度最高的5大避險工具與標的有哪些,投資者、散戶可別錯過!
一、什麼是避險?
避險(Hedge)在網路上常見「避險貨幣」、「避險基金」、「避險資產」、「避險工具」等說法,它是指市場低迷時,投資者為了降低風險,會轉向投資具有保值功能且穩定的資產或衍伸商品,是一種同時能降風險又能在投資中獲利的手法。
二、5大討論度最高的避險選擇
1.避險貨幣—聲量33894
避險也有人說是「對沖」的一種,是指透過外匯投資去降低風險賺匯差,其中要成為避險貨幣,必須具有經濟政治穩定、流通性與國際認可高的特性,才可達到規避市場風險的效果,其中美元、日圓、瑞郎都是常見的避險貨幣,不過日圓近期偏弱。
而身為全球第一大貨幣的「美元」,在美國強大背景的保證下,一直是市場公認的避險貨幣霸主,尤其現在美國聯準會(Fed)連續升息,據路透調查,升息趨勢回會延續到2023年,故在台股動盪的時刻,台灣不少投資者都會轉向美元定存、外匯買賣上,在台股慘賠的網友也表示「美金要變廢紙,除非人類滅絕」、「第一次想把股票停損全換美元」想藉此來避險。
2.債券—聲量16666
股市下跌動盪不安時,許多投資者會將資金轉向他們認為相對安全的債券市場避險,其中會以國家發行的債券避險性最高,像是美國公債,投資網友表示:「要避險請買美國公債」、「高利活存放一點,美債買一點,分散一下都很好」、「債券不就是拿來做避險的工具?只是配置多少的問題」。加上近期因美國聯準會(Fed)積極升息的關係,債券殖利率具有吸引力,可為投資者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促使投資人紛紛重新分配投資比重。
3.黃金—聲量13401
黃金自古就是財富的象徵,是天然貨幣,屬於獨立資源,因此當經濟環境有問題時,它的穩定性特質,作為主要貨幣的替代品,就成了投資者最愛的避險資產,同時也是是抗通膨工具,在PTT上許多網友都認為黃金是最好的避險資產:「長期要囤些黃金,容易攜帶又好藏」、「黃金,沒有其它」、「長期要囤些黃金,容易攜帶又好藏」、「黃金全世界都能換錢」。
4.ETF—聲量6213
至於近期熱門的ETF,投資者利用它不同投資區塊與不同代表指數間的相對關係,以其對應的各個投資工具的組合,來達到避險目的,其中像是藉由追蹤VIX波動率指數(將相關指數的ETF納入投資組合中),又或者投資反向類型ETF,都是避險套利策略的一種,不過策略上要考量很多,網友都認為要多做功課:「確實買反向ETF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放空方式」、「時間抓得準直接空ETF,如果技巧沒那麼好就買反ETF」。 (相關報導: 他45歲才學存股,年領股利200萬!投資達人曝「咖啡樹存股法」,4個原則讓股市成為你的搖錢樹 | 更多文章 )
不然其實也可以考慮選擇後市比較清晰明確的題材,例如現在全球各國政府都在推動低碳綠色成長政策,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加入淨零排放行列,進而帶動綠電出現「井噴」需求,讓我們大眾生活中已處處可見綠電的應用,像電動車、太陽能路燈、太陽能家電、無煙工廠等,綠電生活圈儼然成形,相對也帶來投資的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