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林給每一個人初見面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抹固定的靦腆笑容。他從兩年前就開始接觸各式肢體探索的表演課程。他想說,也許從練習肢體語言的表達,可以改變他最大的困擾:每每遇到需要開口的場合,所有需要表達的字句,就全都發不出聲來;他是多麼羨慕大部分的人,表達自我,與人對話,就如同呼吸一樣自然。在「歐菲斯星球」戲劇排練過程中,他總是沈默寡言又內斂,但隨著導演在活動中帶領大家用身體、用動作去開啟內在感受,將口語與行動做連結和內在接觸,每一位夥伴,都深深感到阿林就像一座穩定的燭光,持續散發著暖度。覺得口語困難的他,寫下自己想說的獨白之後,甚至主動要求在台上邊說邊跳舞,在家反覆練習,自行錄影給導演鑑定修正。

「歐菲斯星球」這個戲劇的起源,是「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編導張嘉容,多年來觀察到,有的人雖然心中抱持了一股對世界、對自己的理想,直線邁進,一心想抵達終點,卻一路遇到各種衝撞和挫折,遍體鱗傷,才發現,要把事情做成功,除了有熱情、有專業,還得懂得跟別人合作的眉眉角角,「對人的觀察與理解能力」更是必須的。原來,在社交技巧方面的理解途徑,並不一定是普世皆相同。這是否會造成,在社會上、職場上,互相合作的困難呢?而在排練過程,的確是喚醒了眾人過去在職場裡的各種挫折經驗,但這次我們的任務是,如何找到共同的語言來更深入的認識自己,化解彼此成見。甚至是,重新定義你的價值、你理想的職場文化,你想成為的人。

成員除了一群致力開發「戲劇的更多可能性」的專業人士,各行各業的成員和戲劇愛好者,更募集到七位年輕的「亞斯伯格人士」來現身說法。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體驗,甚至是突破。
雖然只有三個月的籌備期,十次的排練,我們從陌生到熟悉,慢慢地卸下心防,最後甚至探討了每位成員的內在衝突,希望改變的方向。進一步再探索,如何將這些覺察,應用在職場溝通之中。所有的劇本,是在導演的帶領下,由20幾位成員,一回又一回地挖掘內在、家庭、工作中的真實體會,並藉由類似心理劇,戲劇治療,劇本集體創作的模式,藉由重現式的排演,感受到更多層次、發現更多解決方法。這部戲就是如此激盪出來的諸多橋段所組成。

大學剛畢業的小傑,曾在一次即興分享中,演出他工作時的一幕場景。他打工處的主管來問他工作進度,小傑聽到主管的口氣是氣急敗壞的,於是直覺地找個理由躲去做別的事。導演要其他夥伴,當場扮演起主管來。而這位扮演主管的人對著小傑說,我過來是想看看該怎麼幫忙你呀?小傑覺得意外,他原本認為:「急得罵人」和「想幫忙」這兩個想法,不可能同時在一個人身上。但經過這場演繹,他才意會到,原來「兩個看似矛盾的情緒,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相關報導: 身邊有人就焦慮、不懂言外之意遭罵「白目」,精神醫師揭自閉症患者最寂寞人生 | 更多文章 )

小郁從事美術設計,戲劇團體初期,很難摸索自己的感覺,口語也不順暢,在導演的鼓勵下,開始提筆寫下自己漫漫求職之路的曲折故事。看著舞台上的身影,扮演著過去的她,沈浸在自認理想的小泡泡裡,與職場格格不入,只能孤芳自賞。休息時間,其他人放鬆的聊天,小郁腦中回憶湧現,偏偏她的記憶能力就像是高解析的電影一樣,每個畫面的細節都清楚的還原,小郁不自覺五味雜陳的情緒漫溢胸口,眉頭一皺便淚流滿面。這時耳邊傳來導演呼喊大家:開始排練囉~只好將淚痕抹一抹,準備和大家圍成一圈。然而小郁不斷的私下與導演互動和繳交作業,甚至克服心理恐懼,決定在舞台上說話,在排練時,口齒一次比一次大聲,一次比一次清楚。小郁充滿力量又斬釘截鐵地對其他亞斯夥伴說:「我們不是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