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摩天大樓 「吃掉」都市空汙

《eVolo》「摩天大樓設計賽」作品「雨林守護者」。(取自網路)

想像未來世代的摩天大樓風貌為何?除了爭奪最高的天際線、樣式奇幻懾人,它們可能還肩負著改善環境的重責大任。也許有一天,它們不只要做到「綠色」減排,還能幫忙解決都市汙染物、收集廢水再生…..

這些聽來遙不可及,卻令人興奮的構想,出現在美國知名建築與設計雜誌《eVolo》舉辦的「摩天大樓設計賽」,這個活動從2006年起已邁入第九屆,吸引全球設計愛好者參與,今年共收到525項、來自43國的作品。即便在既有的技術限制下這些構想暫時無法達成,但仍能激盪出更多關於建築的可能性。

.主照片的「雨林守護者」構想蓋在亞馬遜雨林中,出自五名中國設計師的巧思。雨季時它能收儲雨水,供乾季時防火之用,建築頂部為實驗室,讓研究者能探索這座「地球之肺」的奧祕。(作品名稱:Rainforest Guardian Skyscraper)

.由南韓設計師構思的這座飄浮在海上的「Seawer」,可以移動在各大洋之間,它的底部能吸取海洋裡的塑膠廢棄物,頂部則是住房和花園,吸取出來的廢棄物有回收機制加以處理,整座建築的的動力來源則是太陽能、海流與吸收的塑膠。(作品名稱:Seawer: The Garbage-Seascraper)

.中國的空汙嚴重,這座「藍色項目」可以吸收空氣裡的汙染物,將空氣中的一氧化碳轉化為新的汽車動力, 再把它傳導進地下管線儲藏。(作品名稱:Project Blue)

.在亞洲慣常拿竹子來搭鷹架使用,但這座建築把竹子融入建築本身,柔和了鋼構和玻璃的元素,在這個竹網裡頭,居住者可以建構垂直的花園。(作品名稱:Bamboo Forest: Skyscrapers and Scaffoldings In Symbiosis)

.預想在底特律的郊區中的這座單一摩天大樓,成為一座龐大的住宅區,裡頭切劃成方格狀的住家是供給單身家庭所居,還有道路橫亙其中。(作品名稱:Car and Shell Skyscraper)

.巨大泡泡裡的塔是一座研究中心,可以隨時監控城市的汙染情況以警示居民,如果氣候太溼或太乾,還能調控出較宜人的空氣。(作品名稱:Climatology T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