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4》暗藏玩具破萬件?細節成就口碑,導演:我們自己就是最大粉絲!

《玩具總動員4》口碑發威,連霸票房冠軍(圖/DC FILM SCHOOL)

皮克斯以動人故事情節、精湛製作技術,成為動畫界的翹楚,多部原創作品更是好萊塢近年最成功的IP。今年,被奉為經典的《玩具總動員》系列推出第4集,由主角Woody、Buzz,帶領經典角色重返大銀幕,再度開出該系列一貫的「高票房、高評價」成績。

《玩具總動員4》團隊製作精良,以長達兩年、超過首集10倍的時間創作,電影也首度採用寬螢幕規格呈現,並繪製更為細緻的故事草圖,以新技術設計角色、模擬近乎逼真的動畫場景。同時,劇組更著重運用虛擬攝影機,令鏡頭宛如真人電影般流暢有致,讓觀眾更加投入於劇情跌宕、與角色心境轉折之中。

首度以寬螢幕呈現畫面——讓角色邁向偌大的世界觀

「這仍然是《玩具總動員》,但我們不想重複以前做過的任何事。」——《玩具總動員4》導演 Josh Cooley 

(圖/DC FILM SCHOOL)
(圖/DC FILM SCHOOL)

《玩具總動員》劇情敘述Woody,為拯救主人的「新寵」玩具Forky,再度踏上歷險旅程,不同點在於「玩具是否必須歸屬於人類?」成為本集主軸,因此更著重描繪Woody的省思。為了更深刻表現角色生理、心理上所經歷的轉折變化,團隊決議以2.39:1的寬螢幕規格呈現。

導演Josh Cooley說:「我們即將離開孩子的房間、走向廣大的世界,因此讓畫面更寬廣,可以讓電影看起來更酷。」寬螢幕得以展現出更多動畫細節,攝影指導Patrick Lin也認為本次嘗試,造就有別於前三集的觀影體驗:「讓小玩具出現在寬螢幕規格,似乎使角色看起來更加迷失,更適合這個故事。」

先電繪、再手繪的草圖作業流程

(圖/DC FILM SCHOOL)
(圖/DC FILM SCHOOL)

發想故事時,由導演、故事分鏡師(Story Artist)等人討論故事大綱、發想分鏡草圖。但因本片以寬螢幕呈現,加上場景變換多樣,製作細節極為費工,團隊因此先將討論好的部分草圖,運用Photoshop及自家研發軟體,由電腦精算完成該故事橋段100至300頁的完整草圖。

而後,由故事分鏡師根據「電繪草圖」,修正少量誤差、調整部分內容,再手繪出定稿草圖。故事部門總監Valerie LaPointe表示,經軟體運算出的參考圖像,不僅使內容更加精確,也讓故事分鏡師繪製時,得以有參照對象,減少製作時間:「你可以先感受到這場戲的節奏與長度,再讓它變得更加有趣、娛樂化。」

人物造型全面升級——兼具懷舊形象與創新思維

「如果我們繼續在新片使用《玩具總動員2》的Woody造型,就像把CD片放進藍光播放器一樣,是行不通的!」——導演 Josh Cooley

(圖/DC FILM SCHOOL)
(圖/DC FILM SCHOOL)

《玩具總動員4》與首集相距24年,其間隨製作技術水平大幅提升,團隊針對動畫細節也更加講究,皮克斯全球技術總監Bill Reeves指出:「動畫師在第4集耗費的時間,超過首集的10倍以上!」片中的角色、場景,甚至一晃而過的道具,皆耗費數小時至數星期時間創作,加總所有的細部修改、調整,製作期更是長達2年。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2日──胡迪和巴斯光年來了!皮克斯首部長篇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上映 更多文章

即便是觀眾熟悉的經典角色,設計上也添加更多細微之處,例如:Woody的服裝增加更多纖維、織布材質。著色設計師(Shading Artist)也運用軟體,讓這些舊玩具增添輕微刮痕、磨損,表現出他們經歲月留下的痕跡。Bill Reeves表示:「這些細節都非常微小,與其說看得見,不如說是感受到這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