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應用競賽於109年12月5日完成決賽評選,並有13組參賽隊伍獲獎,運用民生公共物聯網環境監測資料,創造新興服務並帶來資料經濟,迎向智慧化台灣。
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應用競賽廣邀各界一起針對民生公共議題的痛點,提出智慧科技的解決方案,運用「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服務平台」開放的水、空、地、災四大領域數據與政府開放資料,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讓公部門與私部門一同藉由智慧科技面對諸多環境挑戰。
本屆競賽臥虎藏龍,超過百件來自各領域專家、產業界的提案作品,今年團隊水平更加成熟與豐富,並首次頒發出首獎。獲得首獎殊榮的團隊「漪七」建立了一套文蛤異常產量預警與行情分析系統,期望提供養殖戶準確的風險偵測與預警,降低災損風險,並穩定或提升其經濟收益。漪七團隊表示,感謝民生公共物聯網,讓他們有這機會拿這些資料,去接觸養殖業者遇到的問題,讓業者慢慢開始相信科技跟資料可以幫他們帶來一些價值。
本次貳獎團隊「藝數網」表示,原本對於民生公共物聯網的競賽抱持很大的疑問,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感謝評審委員和夥伴,讓他們在比賽過程中慢慢找到了答案。該團隊從新穎的角度切入主題,運用仿生程式結合藝術,將冰冷的數字轉化為有溫度的畫面,使民眾對即時資料更有感,未來於環境教育、科技藝術領域發展值得期待。叁獎團隊「青蛙科技」導入 3Di 淹水模式,結合在地化降雨資訊與其他地圖資料,提升淹水預報準確性。 (相關報導: 300字電子報》不再向民間企業買資料!美國軍方藉物聯網,用500萬支手機,就可監控5億個電子產品! | 更多文章 )
對於此次競賽,科技會報辦公室蔡志宏執行秘書對各團隊成績表示高度肯定,期許團隊未來成果得以落地。評審委員主席唐鳳政委則表示,本次競賽除了落實開放政府精神,也促進台灣資料產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