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球的票房冠軍既不是最新的邦德電影《007:生死交戰》,也不是漫威的《尚氣與十環傳奇》。而是一部關於20世紀50年代韓戰的中國主旋律電影,故事中心是中國軍人克服艱難險阻擊敗美國軍隊。
上映後短短兩周,《長津湖》票房已超過6.33億美元,使其遠遠超過《尚氣》4.02億美元的全球收入,而且只用一半的時間。
《長津湖》將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它的成功對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的中國電影院線來說是個好消息,疫情反覆使電影院多次關閉和重開。
對於中國這個國家而言,更是一個好消息,專家們說中國似乎已經掌握使主旋律電影廣受歡迎的方法。
但是對於好萊塢這個外來者而言,這樣一部本土電影的成功,可能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挑戰,好萊塢正努力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謀得一席之地。

「看電影是愛國者的責任」
受中國政府委託拍攝的《長津湖》,只是近年來取得不凡商業成就的幾部民族主義電影之一。
2017年,《戰狼2》講述一名中國士兵在非洲戰區從壞人手中拯救數百人的故事,僅一周就收獲了16億元人民幣(2.38億美元)的創紀錄票房。
《長津湖》描述一場在冰天雪地中的殘酷戰鬥,中國人聲稱這是韓戰的一個轉折點——在中國稱為「抗美援朝」。
數以千計的年輕士兵為了確保對美軍的關鍵性勝利而死在了這個著名的湖畔。
「我被戰士們的犧牲精神所感動。天氣如此極端,但他們取得勝利。我感到非常自豪。」一位觀眾在評論網站豆瓣上寫道。
這部電影廣受歡迎之際,正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緊張局勢加劇,而這並非巧合。
南加州大學政治學教授羅森(Stanley Rosen)說:「它肯定與目前與美國的緊張局勢有關,並以這種方式進行宣傳——有時是間接的,但仍然非常明顯。」
其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電影公司和政府之間的協調推動,政府可以嚴格控制任何時間點發行的電影數量和類型。
目前,《長津湖》在院線幾乎沒有競爭。好萊塢的主要大片《007:生死交戰》和《沙丘》儘管已經在其他國家上映,但在10月底才會在中國上映。
這部電影的時機也特別好——不僅在10月1日開始的中國國慶節假期上映,而且是在中國共產黨今年慶祝其成立100週年之際。
羅森說,「去看這部電影幾乎是一種愛國的責任。」

荷蘭萊頓亞洲中心主任施奈德(Florian Schneider)稱,這種宣傳片往往是中共幹部的必看之作。
他告訴BBC,「工作單位經常組織集體觀看,有超過9500萬成員,這將大大促進票房。」
到目前為止,網上對這部電影的評論絶大多數都是正面的,儘管一些觀察家指出,這些評論可能並不完全真實。
畢竟,批評可能使人入獄。
上周,前記者羅昌平因在社交媒體上對電影中描述的中國士兵發表「侮辱性評論」而被拘留。
三亞警方表示,他被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調查中。
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政治學專家哈斯德(Jonathan Hassid)此前告訴BBC,(中國)具有強烈民族主義情感的年輕人在網絡上的聲音有壓倒性優勢。 (相關報導: 歪曲史實、充滿錯誤!中國愛國主義大片《長津湖》引發南韓社會公憤 | 更多文章 )
」某種程度上,這種聲音被放大了,因為對國家合理的批評越來越不能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