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終於要給創作者加碼!不讓TikTok和IG搶食數位廣告,巨頭急出招要扳回一城

Youtube聯手尼爾森,讓數位廣告業務更符合需求。(圖/TenMax)

焦點一|CTV 廣告新突破?尼爾森再度合作 YouTube,升級廣告成效衡量技術

隨著串流影音和「聯網電視」(Connected TV,簡稱 CTV)廣告受到矚目,部分品牌與企業開始在各大串流平台(例如 YouTube)與 CTV 設備上投放廣告,透過影音來接觸受眾。然而,CTV 廣告該如何衡量觀看數據等廣告成效,無疑是隨之而來需要解決的議題。近年來,尼爾森致力開發數位廣告數據衡量工具,收集更多精確的成效數據,比如觀看時間、觀看行為、曝光次數與受眾規模,提供給廣告發佈商(例如 YouTube)與廣告主用以分析廣告成果。

今年四月,尼爾森宣布攜手 YouTube,致力打造能幫助平台衡量 CTV 廣告觀看受眾規模的機制,並彙整跨裝置(聯網電視、電腦、行動裝置)的 YouTube 廣告觀看表現,為廣告主取得不同管道的成果比較報告;而現在雙方正式邁入下一合作階段,尼爾森將以「always on」 數位廣告成效衡量工具,擴大衡量 YouTube 與 YouTube TV 廣告覆蓋範圍,並減少過去合作時廣告主需要手動啟用、標記 YouTube 廣告活動的操作,優化衡量成效的流程。同時,「always on」廣告成效衡量工具新增更多評估指標,提供更豐富的廣告成效資訊,幫助廣告主比較 YouTube 廣告的跨裝置投放表現、優化鎖定受眾與管理 YouTube 廣告投放頻率。

這是尼爾森繼 2020 年和 YouTube 合作數位廣告衡量計畫後,在評估串流影音與 CTV 廣告成效技術上的重大里程碑,對尼爾森開發 Nielsen ONE 廣告衡量平台,也具有重大影響。Nielsen ONE 是尼爾森預計在今年十二月公開的廣告成效衡量平台,主要目標在於協助廣告主透過統一入口,獲取廣告在手機、電腦、CTV 與傳統電視等跨裝置的表現成果;同時,這套解方將應用「跨裝置重複數據刪除工具(Four-Screen Ad Deduplication)」,這是近期與 YouTube、Roku 合作的技術,旨在排除不同裝置上用戶重複觀看、重複行動的數據,讓廣告主能獲得精確的成效。近幾年,尼爾森積極開發數位廣告成效衡量工具,並與 YouTube、Roku 合作,不斷厚植技術實力,提供廣告主更多成效衡量的指標、優化操作方式。而預計在今年十二月發布的成效衡量平台 Nielsen ONE,也有望推動更多企業,投入數位廣告程序化購買市場。 (相關報導: 永豐餘集團8家公司總盤點:元太一飛沖天,永豐餘「起家厝」陸續培植子公司掛牌 更多文章

尼爾森在數位廣告成效衡量上不斷突破。(圖/Neilsen)
尼爾森在數位廣告成效衡量上不斷突破。(圖/Neilsen)

焦點二|Google 動態:優化搜尋個人化、沈浸體驗;隱私沙盒公開測試,參與者卻寥寥無幾?

9 月 29 日,Google 舉辦「Search On」線上發布活動,發表多項 SEO 搜尋功能更新,旨在強化機器學習技術與相關應用,提供用戶於 Google 搜尋、購物和使用地圖等功能更多個人化體驗。其中一項更新,將擴大「multisearch」技術應用地區,使更多用戶能以輸入文字和上傳圖像進行搜尋,並開放搜尋時加上「near me」的功能,使用戶可搜尋該地附近的商家,增加實體購買機率,有益於提升 Google 實體商家的流量與銷售;此外,Google 更針對實體店面如餐廳的地圖搜尋,新增更加立體、沈浸式的呈現方式,比如 3D 商品展示、商品預覽、搜尋主題篩選器等。Google 更新多項自動化推薦、手動篩選的功能,有助於提高用戶投入平台的時間與比例,尤其不久前內部調查出年輕世代在搜尋餐廳時,有 40% 傾向使用 Instagram 和 TikTok,此次更新,則可見官方期待奪回第一大搜尋平台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