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登全球最有影響力排行榜!靠閱讀熬過罹癌低潮,李開復的13本台灣人必讀書單

李開復透過閱讀看見人生的另一種風景。(圖/天下文化提供)

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的李開復,是廣受年輕人推崇的創業家、人生導師。他們聽他的演講、讀他的書,在微博上,甚至有超過5千萬粉絲,隨時等著看他分享最新的所聞所思。他們熱情的喚他「開復老師」。

這股魅力,來自於豐富的閱歷、深度的思考,也來自於厚實的閱讀。回顧李開復的成長歷程,就知道此言不虛。

去年10月,李開復飛到廣州,參加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廣州分會的讀書會座談,在時尚敞亮的廣州塔裡,他向台下近千名聽眾提出高規格的建議──每年讀100本書。

一年100本? 做得到嗎? 有必要嗎? 對這個不可能的數字,不免有人心生疑惑。

「可能你們馬上會問,開復你有做到嗎?其實我沒有。」靠坐在沙發裡,李開復幽默卻犀利的破除聽眾心防,然後提出真誠的鼓勵,「但我人生中有三個階段曾經做到,當我今天回顧人生,我覺得最快樂、成長最多、得到最多養分的,就是那三個階段。」

五歲開始熱中讀書

李開復一生閱讀的開展,父母扮演了最初的身教,他的閱讀習慣也來自父母的啟蒙。

李開復念小學的時候,考試得了第一名,父母為了獎勵他,帶他上街買禮物。興沖沖的逛過許多店家,到底該挑什麼呢?5歲的李開復已有主張,他看上了一整套的《福爾摩斯全集》。

沒想到,母親這樣慷慨的回答,「書不算是禮物。你要買多少書,只要是中外名著,隨時都可以買。」

結果,這一趟上街,李開復贏得物質上的雙重收穫──他得到一套書,還有一只手錶,除此之外,他聰明的探向一個更有價值的寶藏,「那個時候,我就把書當作一種可以無限索取的禮物,貪婪的索取。

父母果然為他買了各式各樣的書,《雙城記》的革命動盪、《基督山恩仇記》的激昂復仇、《三國演義》的智計百出、《水滸傳》的義薄雲天,帶著他的童年從台灣南勢角的家門內,飛向不同的時空。

天天都是快樂讀書天

在五花八門的閱讀中,李開復最喜歡、也影響他最深的,是名人傳記。他記憶猶新的是《海倫‧凱勒傳》和《愛迪生傳》,「海倫‧凱勒失明、失聰但依然進入一流大學的經歷,對我後來性格中堅韌和勇氣的形成有很大影響;而愛迪生的發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這讓我嚮往成為科學家。」

他以人生最真純的眼光探索這些熱血奮鬥,這些人世間最精采的身影,便透過文字和紙張,一刀一斧雕塑他的生命樣態

接下來的6、 7年,每一天都是快樂的讀書天,直到他意外離開台灣,才結束了「一年100本書」的第一階段。對這段再難復返的時光,他無限珍惜,「感謝父母的支持,我才能在小小年紀就看了這麼多書,並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1973年,李開復11歲,在返國省親的大哥提議下,一起移民到美國念書。小留學生的生活,讓這個備受寵愛的「老來子」快速懂事;活潑的美式教育,也讓一向聰明調皮的他如魚得水。

「瑞夫‧ 納德是誰?」

如今,李開復成為眾人眼中擅長融合中西的專家,必須歸功於其中一段震撼教育。 (相關報導: 家裡沒錢供念書,他靠5本書成江蕙御用作詞人!方文山最推書單,你看過幾本? 更多文章

九年級時,李開復剛到美國第3年,他的一篇作文〈漠視──新世紀美國最大的敵人〉,已經入選他所住的田納西州作文比賽前十名。名次一公布,全校轟動,眾人驚奇於這個台灣孩子的英文能力,李開復自己也非常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