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海主戰力「新式巡防艦」成國艦國造隱憂 海軍坦言時程可能往後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國防部長邱國正1日至立法院備詢。(柯承惠攝)

海軍「國艦國造」刻正執行,包括具強大火力、高航速的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大型的兩棲船塢運輸艦,甚至潛艦原型艦進展程度不一;傳統被視為制海主戰力的新式巡防艦,反倒成為目前現況最詭譎的品項,外界關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1)日有委員就此質詢,列席的海軍參謀長蔣正國中將坦言,「按目前進度,全案時程(2026年)可能往後。」

海軍包括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兩棲船塢運輸艦、快速布雷艇等主、輔戰艦,皆已進入或成軍或交船周期,量產數量亦持續增加;潛艦原型艦部分,日前舉行安龍典禮,軍方稱工作順利。

如今最不順的,反倒是2026年應打造出的新式巡防艦原型艦,從2019年起開始執行的各年預算,出現執行不全,必須繳回的情況,背後原因涉及新巡防艦原欲搭載如美軍「神盾艦」雷達與戰鬥系統的規劃,研發測試成果趕不上計畫,儼然成為國艦國造執行的最大隱憂。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