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場外臨時川金會,讓川普、金正恩成G20大贏家

習近平(右)實際上對川普(左)不能不讓步,表面上又不能太過讓步。(美聯社)

六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G20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在日本大阪舉行。這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短短一個月左右第二次訪問日本。在此前後的一系列活動,川普都顯示了其在東亞政策上「不確定外交」的特色。

美日關係開始不確定?

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川普正式訪問日本,成為日本進入令和時代後,第一個與新天皇見面的外國元首。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專程安排這次訪問,足以顯示對美國的尊重,也給足了川普面子。

日本是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盟國,也是美國全球盟國體系中與歐洲並列的最重要一環。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美日關係無比牢固,但川普上台後,美日關係開始不確定。

川普從一九八○年代美日貿易戰開始就是一個「仇日分子」,對美國與日本的貿易逆差念念不忘。在川普全球開打的貿易戰中,日本是川普重要的開戰對象,日本只能想方設法地把貿易戰一拖再拖。

另一方面,正值在美國戰略鷹派要與中國「決一死戰」的當下,日本理應是美國需要拉攏的盟國。然而,川普卻一直抱怨日本在盟約中「占美國便宜」。在這次訪日前,川普又再次公開炮轟《美日安保條約》,認為「不公平」,暗示不惜退出軍事盟約。

這裡的不公平除了責備日本軍事支出不夠之外,還在於川普認為條約中規定美國要保護日本,而日本不用保護美國。其實在條約規定的地理範圍內(日本領土和領海),如果美國受到攻擊,日本也一樣有義務保護美國。日本正計畫把網路攻擊等非傳統軍事領域也加入條約的共同防護範圍內。川普要求當美國在全球其他地理範圍(如中東、歐洲等)被攻擊時,日本也有防守義務,這根本不切實際。日本強烈否認美國要退出盟約,也有分析指川普的用意是向日本施壓,要求在貿易戰讓步,但這已經不可避免地令人尷尬。

中國接受日本重新武裝

其實對著陰晴不定的川普,日本之所以還能「安然無恙」,全靠安倍費盡心思地發揮日本人特有的能屈能伸忍耐力,甚至不惜一再「自貶身分」刻意奉迎,構建與川普的私人關係。繼安倍先前被拍到遭川普大力握手「折磨」、陪伴川普打高爾夫跌落坑、合照被排擠出紅地毯等事件之後,這次川安會再被拍到川普「忘記」和安倍握手,經安倍數次主動後終於握手成功的一幕。

川安會上,安倍針對川普不愛看文字的習慣,特意準備了一張直觀的彩色示意圖,向川普介紹了日本最近一個月內在美國的五筆大投資。這種精心的處理顯然得到川普的歡心。會後,川普讚揚了日本在美國的投資,也沒有再提退出軍事同盟的事。但川普以後會如何發難,沒人能預測。

附帶一提的是,進入令和時代後,安倍晉三已超越前首相伊藤博文,成為日本史上在任第三長的內閣總理大臣,自有其過人之處。除了上述日美關係之外,在處理日本最棘手的兩大外交關係上(中俄),安倍也顯示了不屈不撓的毅力。

這次峰會上,安倍與中國主席習近平見面,宣布中日關係「全面恢復正常」,習近平還答應明年到日本正式訪問。中國現在已接受了日本重新武裝,邁向政治軍事大國的現實。 (相關報導: 中美關係可能又要急速惡化!《外交政策》獨家:川普準備同意F-16V對台軍售案,下個月可望提交國會 更多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G20前後,香港正發生「反送中」修法的大型民眾運動。港人眾集資登廣告,要求各國領導人在G20峰會上對中國施加壓力。但中國堅持香港是中國內政,又堅持G20峰會的主題是全球經濟,堅拒在峰會上討論香港問題。而安倍是媒體報導唯一在與中國的雙邊會議上,提出「香港一國兩制很重要」的外國元首,這既顯示了安倍對民主自由的支持,也凸顯其對中國外交策略的成功,才能讓習近平容忍其「干涉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