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類歷史污點的見證者」美國寬容博物館 以黑暗歷史照見人性光明

位在洛杉磯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附近的寬容博物館(Museum of Tolerance)(Cbl62@Wikipedia / CC BY-SA 3.0)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這句話看似弔詭,卻反面說出鑑古知今的重要。歷史經常重演,但人道價值長存。尤其面對難堪的過去,總能看見人性中最寶貴的信念與勇氣。

位在洛杉磯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附近的寬容博物館(Museum of Tolerance),就是呈現一段人類最黑暗的歷史:600萬猶太人遭受納粹屠殺。但它不灌輸教訓,而是刺激人們思考和談論,體認「寬容」的意義。

通過一樓大廳的安檢門,走進寬容博物館,映入眼簾是一道螺旋向下的迴廊,牆上寫著「真相的見證者」。

接著是一幅接著一幅倖存者的黑白照片,照片中年邁的主角們正面對著鏡頭,照片下配一段文字,介紹他們的姓名、如何逃過屠殺及活下來後的人生觀。

「我是人類歷史污點的見證者,歷史不能重演。」

「快樂需要勇氣。」

「每天來到我們博物館的年輕人讓我更有動力,說出我歷劫歸來的故事。」

「我一向保持樂觀。當我需要活下來時,我做到了。」

「人們漠不關心的態度導致了仇恨主宰這個世界,造成600萬人喪命。我的父母親不能看著子女長大,我永遠忘不了他們,我希望世界記取教訓。」

「600萬無辜的人民,包括我的父母,不應被這個世界遺忘」

「我必須讓這個世界知道,這種事不該重演,這是我之所以必須活下來的意義。」

「當意識形態與普世人性發生衝突時,我們一定要選擇站在人性這邊。」

「不要將生命視為理所當然,不要將任何人視為理所當然,並且用盡一生之力效法那些拯救我性命的人。」

語言具有力量,博物館入口處這些證言,正是過去那段黑暗歷史留下來感動人心的暖流。與此相對,幾步路後,觀眾同樣見到語言另一面力量,煽動仇恨、泯滅人性的力量。

從1933年到1945年發生在歐洲的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這段歷史,透過多媒體展示裝置在這座博物館裡不斷「重演」,時空轉換後,主角成了走進這裡成千上萬的參觀民眾。

走進大屠殺歷史展場之前,觀眾會得到一張卡片,上面有受難孩童的照片,代表這名孩童陪著觀眾經歷一切,旅程最後,卡片化為螢幕上文字,告訴觀眾這孩子是誰,當年經歷了什麼。

從大屠殺前的露天咖啡座、街道上的政治宣傳、一直到戰火下的斷垣殘壁,博物館透過仿真的裝置擺設,讓觀眾不只藉著聲光影片與文字介紹,同時好像親身走進歷史一樣,身歷其境。

旅程最後來到毒氣室,介紹文寫著「數百萬人走過這一道門,他們不曾回來」。兩條廊道分為「孩童及其他」、「身強體壯者」,最終都通往同一個地方,水泥色調的灰暗房間,投影機在牆上播放著當年畫面。

寬容博物館館長蓋夫特(Liebe Geft)陪著中央社記者走完全程,她說:「設立寬容博物館的用意是教育,但我們不給觀眾標準答案,而是透過這段旅程讓每個人開始思考、討論,寬容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相關報導: 地表最強老爸是種族主義者?多年好友遭黑人強暴 連恩尼遜自白:曾經想隨機殺個「黑畜生」 更多文章

她說:「這不只是發生在德國或猶太人身上的故事,關鍵是大屠殺超出了世上一切文化、宗教與歷史的界線,帶來普世教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用這個實例,真摯地向人們傳達,讓人們知道這個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