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斷河內:川金二會為何破局?

全球注目的美朝二次峰會,雷聲大雨點小的在河內倏然結束。(示意圖/維基百科)

全球注目的美朝二次峰會,雷聲大雨點小的在河內倏然結束。雙方非但沒有達成無核化的進展,連象徵性的宣言也都難產,川金兩人更匆匆散會,顯示美朝關係已步入艱難期。

美國為何拒絕交易?

據川普會後所言,談不攏的理由是朝鮮要求解除全部制裁。因為金正恩政權試圖以廢棄寧邊核設施作為籌碼,但川普政府認為寧邊只是朝鮮核設施的一部分,必須要全部廢棄,才能解除制裁。

此番言論立即引來朝鮮的反擊,外相李容浩深夜在河內召開記者會,強調朝鮮並未要求完全解除,而是部分解除。主要是指聯合國安理會過去三年通過的五項涉朝決議案,其中關於朝鮮民生經濟的制裁項目。

李容浩也表示,如果美國願意解除這些部分的制裁,朝鮮可在美國見證下,由兩國共同永久廢除寧邊核設施。他並特別指出,以目前朝美的互信程度來看,這已是朝鮮能採取的無核化極限。且一旦寧邊開始廢核,美國需要提供安全保障,至於甚麼是所謂的保障,則沒有明言。

如此不難明白,美朝雙方對無核化的認知差距,是本次峰會徒勞無功的主因。除此之外,美國國內政治制約、使川普的談判立場傾向強硬,以及金正恩政權對情勢的誤判,而獅子大開口式的要求華府讓步,均是更深層的原因。

儘管川金兩人在新加坡締造美朝領袖會面的歷史紀錄,也簽署聯合聲明,被視為是和平曙光,更讓川普自捧為外交勝利。然而,經過幾個月的折衝,只有實現了韓戰美軍遺骸歸還,其他重要的目標,像是完全無核化、建立最終和平制度,仍舊不見突破。

這段期間,為了避免刺激平壤(或許還有對首爾施壓以完成軍費談判等因素),華府在峰會後暫停多次美韓軍演。包括王牌警戒(Vigilant Ace)與乙支自由衛士(Ulchi Freedom Guardian)兩大重量級演習,被解讀為是給予平壤最近停止核測試與導彈試射的獎勵。

不過這種類似中國曾提出的雙暫停方案,飽受外界批評,因為對朝鮮的無核化進程沒有太大幫助。若美國只是嘗試管控朝鮮的核計畫而非撤除,等於變相承認朝鮮的擁核國地位,同時川普偏重元首外交,強調與金正恩的私人關係,也賦予朝鮮合法性,讓金正恩政權更有理由拖延廢核。

亦有些觀察家與批評者認為,川普過於淡化朝鮮當下已擁有的核威脅,即使朝鮮暫停測試,實際上朝鮮仍具威脅美國的核導能力。粉飾太平的作法只是使美國人民暫時忘卻朝鮮核議題,明顯是為了競選連任。

因此早在去年,美國國會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ARIA),內文提到朝鮮戰略的部分,就規定除非朝鮮停止非法活動,否則美國必須繼續制裁。同時為制衡川普政府急於取得成果,法案也載明若要解除制裁,需在30天內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正當理由。

同時,美國國內也十分關注朝鮮的人權紀錄,希望川普政府在談判時一併處理。像是遭到朝鮮酷刑對待、釋放回美後身故的美國大學生Otto Warmbier,就是各界對金正恩政權撻伐的焦點,而川普為金正恩開脫的行徑,讓部分國會議員、人權組織等非常不滿。 (相關報導: 一萬公里,就為了踏上自由之路⋯左手腳被火車碾斷,他依然走過大半中國,成功脫離北韓! 更多文章

另一方面,從廢棄豐溪里核試驗場、暫停寧邊核設施運作等象徵性行動後,平壤似乎認為已完成對川普的承諾,該輪到美國展現補償的誠意。只要美國解除制裁,還不用華府買單,就會有來自韓、中、俄等世界各地資金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