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北漂的高雄市新任水利局長李戎威受「韓流」感召,由恩師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引薦返鄉接掌水利局,拿出師承李鴻源治水壓箱寶及在北部水利單位的治水功夫,上任半年來盤整前朝留下的水患及道路天坑癥結,展開下水道清淤及修補破損下水道涵洞等工作,與時間賽跑防汛,對改善水患信心滿滿。李戎威是高雄大寮人,年輕唸書時就北漂,在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水利組攻讀碩士時,是李鴻源的得意門生,憑著水利專業考取高考水利工程技師,曾任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正工程司兼課長,在李鴻源引薦下出任台北縣水利局局長及桃園縣水務局局長,任內交出治水漂亮成績單,治水學經歷豐富。
北部治水成功經驗多 李戎威看家本領帶回家鄉治水
李戎威在北縣水利局長任內留下傲人的中港大排、碧潭整治績效,尤其基隆河整治翻轉汐止每雨必淹之苦更是一戰成名。他回想說,他剛去接北縣水利局長適逢汐止發生水患,他去勘災赫然發現水淹得好高,淹到3輛汽車成為疊羅漢,後來整治好後,讓當地免於水患之苦後,產業也進來了,當地房地產價格也隨之高漲。李戎威在桃園水務局長任內也留下中壢老街溪、南崁溪、東門溪等整治績效。他接任高市水利局長後以治水為首要工作,將致力減少水患,污水下水道建設加速辦理及愛河污染改善工作。李戎威雖不認識韓國瑜,但他去年底九合一大選時受「韓流」感召在李鴻源引薦下返鄉接掌水利局。他說,去年選舉期間看到電視播出韓國瑜慷慨激昂的演說,要讓「北漂」青年回家,每每感動到拿手帕擦拭眼淚,同時不忍看到故鄉道路5000多個天坑及處處水患慘況,李鴻源徵詢他時雖然已退休可享清福,加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纏身,但仍毅然決定回來賣老命「跳水坑」為鄉親做些事。李戎威雖是高雄囡仔,但因自大學唸書起迄今長期北漂,對高雄仍人生地不熟,他回高雄後發現,高雄與中北部的氣候、水文很不一樣,如高雄颱風過境引進西南氣流帶來的驚人雨勢是中北部沒有的;況且原高雄縣區下水道工程與原高雄市區的城鄉差距也很大,此外,南北河川防洪設計保固年限也是天差地遠。
前朝治標不治本 李戎威把脈治水正本清源挑戰多
李戎威表示,水利局在全市列管68處易積淹水區,由於一年頂多只能完成40處改善工程,面對今年汛期挑戰只能先盤整問題找水治水癥結,再依輕重緩急打通治水任督二脈,盡量降低可能的淹水災情。他說,以美濃區為例15年淹9年,經他前往踏勘水路,打通阻斷水路的一些路障後,因應眼下汛期只能減緩淹水,要完成改善工程至少還要3、4年;常淹的仁武區,也十分棘手,當地因位在高速公路涵洞下及高鐵高架橋下,被高速公路及高鐵高架橋阻斷水路,因此幾乎每雨必淹,他已多次親自到場踏勘,甚至農曆春節也騎腳踏車到場看,將與高公局及高鐵局協商共謀改善淹水策略。 (相關報導: 愛情摩天輪8月動工!韓國瑜公布14項施政亮點:這項工程比前朝強1.4倍 | 更多文章 )

此外,岡山區日前降大雨,由於1小時超過60毫米,超過道路側溝排水能力,造成和平路老街等6處淹水,其中4處是列管淹水區域,在來不及進行淹水工程前,因應汛期來到,水利局已在當地架設抽水機嚴陣以待。「前朝治水流於片段整治、欠缺整體規劃,治水只治標、不治本」,李戎威搖搖頭嘆了口氣說,前朝砸下新台幣200、300億元蓋滯洪池防汛,卻不重視基本的排水下水道清淤工作,可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下水道淤積嚴重水排不出去,滯洪池只能擋一時,若遇連續多天大雨或瞬間暴雨,水溢出滯洪池防洪效果更是有限。李戎威指出,高雄治水可說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以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原高雄市區達99%,原高雄縣區僅48%,愛河防洪設計保固僅25年,台北淡水河則保固百年不會溢堤。高雄去年823水災造成全市5000多個天坑,就是因地下箱涵破損或連通箱涵管線破損,造成地下排水外溢沖刷掏空路基,加上箱涵破損,被掏空路基沙土流進破損箱涵,有如進無底坑,因而造成天坑;這些排水設施掛掉,汛期也無法避免淹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