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台灣最大、甚至唯一的新聞,就是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來台。裴洛西抵台沒多久,中國軍方就宣布要在台灣周圍的6個地點進行軍演,並在裴洛西離台後隨即展開,在8月4日下午自1時56分至4時區分數波次,向台灣北部、南部及東部周邊海域,發射東風系列彈道飛彈計11枚。
中國在國際航道經過的台灣周圍發射飛彈會造成的何種效應尚未可知,但在黨主席朱立倫上台後極力希望擺脫「中共同路人」紅帽子,努力要把黨的路線從「親中」轉向「親美」的國民黨,被習近平、蔡英文、柯文哲圍攻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習近平的機槍將選票銃著蔡英文掃射
說起來習近平、蔡英文、柯文哲圍攻朱立倫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不過先別急著噓、且聽一下筆者的分析吧!
先說習近平,2008年馬英九擔任總統後,習近平對向中國百依百順的國民黨,當然不會有要主動攻擊他們的意思,但北京政府對於他們攻擊台灣哪個政治人物,就等於把選票往這個政治人物的頭上倒這件事不可能不清楚,事實上,北京在2008年、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中,都表現得很節制,而這兩年國民黨也就贏得了大選。
刊登於1995年7月30日出版的438期《新新聞》的漫畫,由此可知中國對台灣政治人物的批判往往會助長他的選票,是早在27年前就已經開始發生的事情。(新新聞資料照)
然而從2019年讓台灣政治風雲變色的元旦演講來看,習近平當時是沒在乎國民黨的死活就是,果然習近平一席談話像是讓被看好會成為台灣民選總統以來第一個無法連任的蔡英文像是吞了回魂丹,而其後對香港的制裁更是讓蔡英文此後在連任之路上遙遙領先,最後以打破台灣記錄票數的姿態贏得大選。
無論主觀意願如何,但習近平幫了蔡英文、踩了國民黨在2020總統大選是一個事實。
今年選舉國民黨好不容易靠著林智堅的論文和新竹棒球場兩件事,找到對戰民進黨的破口,然而裴洛西一來、中國一軍演,恐怕整盤棋都要整個重新來過。根據《風傳媒》副總編輯晏明強的報導,國民黨黨內也知道裴洛西來台會得到加分的只有執政的民進黨,但他們起碼可以靠高層表現的都是歡迎的態度,來盡量避免失分,然而中國卻是他們無法控制的變數(現在才了解北京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控制的」,這個黨是怎麼回事?),受訪的國民黨人士表示,當中國使出的手段越強硬,國民黨年底選戰就會越糟。可見他們也知道關鍵不在裴洛西而在習近平。
習近平(見圖)對台灣和香港採取強硬手段,可說是蔡英文得以連任總統的最大「恩公」。(資料照,美聯社)
當中國的東風飛彈在台海周圍到處飛的畫面傳回台灣,國民黨應該會覺得每一顆飛彈都打在自己頭上吧!
蔡英文的「沒有選擇」對藍營是最大的傷害
至於蔡英文,對於裴洛西要來台、習近平要演習,說真的她是沒有任何說不要的權力的,當然這兩件事看起來對她年底選舉都是有利的,且雖然她沒辦法創造出這兩個事件,但當然不代表她不會利用這兩個事件讓自己站在選戰更有利的位置。就像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回應蔣萬安批評民進黨總把不同意見打成「中國同路人」,每逢選舉就操作抗中保台時,回答他抗中保台是基本精神。這麼容易得分的方式,民進黨想不大玩特玩都很難。
(相關報導:
風評:裴洛西旋風訪台,搶救智堅大兵?
|
更多文章
)
當朱立倫正對於難以控制捉摸的習近平政權手忙腳亂的時候,蔡英文帶領的民進黨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補上幾腳。更可怕的是,當朱立倫努力應付習近平和蔡英文的「組合技」之時,真正的殺手柯文哲也出招了。
如果你去網路的政治討論區、或是政治網紅的臉書、IG逛兩圈,一定會覺得柯文哲和綠營彼此是仇深似海,甚至在某些綠營極端分子嘴裡,柯文哲已經是一個超越蔣介石的民主大敵(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啦,這些人雖然整天滿口蔣介石是二二八元凶,但畢竟別說經歷蔣介石暴政了,甚至他們很多人出生的時候蔣介石都過世多年了,「聽人家說」是一回事,自己親身經歷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把他們「親身經歷」的柯文哲當成「惡的最高級」也是人之常情──在2018年11月25日凌晨、當綠營在各縣市輸得慘不忍睹、柯文哲卻在台北市險勝,可能是很多柯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刻)。
裴洛西訪台,蔡英文被動地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資料照,美聯社)
柯文哲在裴洛西訪台的前幾天,在連國民黨諸位頭人都大聲歡迎,甚至戰鬥藍老大趙少康都對中國開轟「不要欺負台灣、有種去找美國」的情況下,說出「我們和美日交好,卻不必與中國交惡。台灣應該左右逢源,而不是左右為難。」想必讓被這些想要脫離親中路線的國民黨大頭們弄得超悶的親中深藍受用無比。
當柯文哲決定「親中割藍」的那一刻
在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的第一任期時候,曾經發展出一套「美中台三角形」的說法,當時讓筆者是一整個傻眼,畢竟柯文哲是大學聯考第三類組的菁英,而第三類組考的數學題目,是和第二類組理工科一樣、比第一類組文組難很多的,足見數學程度應該超乎一般人。
但三角形任兩邊加起來一定大於第三邊不用說到理工科等級數學了,根本是小學就教過的數學最最基礎的定理,把美中台實力比成三角形,莫非柯市長認為台灣加上中國,國力就會大於美國嗎?兩邊加起來遠小於第三邊還說它是三角形,柯文哲這個三角形是在哪個時空存在的啊?反正不是我們這個時空就是了。
不過放下那種因「非常識」說詞產生的震驚,實際上看柯文哲的各種表現,你就會發現,因為台灣的主流民意要的就是「親美抗中」,在這種氣氛下,柯文哲也不能講自己要違反主流民意「仇美親中」,只好說自己主張「左右逢源」,但事實上他在市長第二任期開始,一言一行雖然談不上「仇美親中」──起碼「親中」還沒到深藍那種程度,但從擋美豬、三級警戒時批美國不給疫苗事件等等,都很努力地表現「仇美」的姿態,這對於被主流「親美抗中」壓制、偏向親中的極端選民來說,已經很療癒了。
柯文哲在2019年第二個台北市任期開始後,常常主動「嗆美」。(資料照,蔡親傑攝)
柯文哲很明顯不是要「美中左右逢源」、而是已經獨壓中國這條路,這也不是什麼政治信仰或是生性邪惡使然,而是2018他在連任市長的這場選舉,看到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的超低得票,讓他覺得從總統、國會到地方首長都是單一選區選制的台灣,根本沒有第三勢力的存在空間,而他又覺得民進黨實在太強大難以打倒,結果就開始了打倒國民黨接收藍營選票的策略。
在國際上說要「美中左右逢源」、在國內政治說要「超越藍綠」,事實上都只是柯文哲的政治廣告詞而已,認真不得,實際上他做的是「親中割藍」──用親中路線收割藍營選票。
(相關報導:
風評:裴洛西旋風訪台,搶救智堅大兵?
|
更多文章
)
用憤怒的臉奉還綠色選票,用善意收割藍色選票
前面有講到,柯文哲陣營和綠營在2018年後搞得好像仇深似海、誓不兩立,但仔細觀察這兩造根本維持了一種互利模式。對民進黨來說,大概也沒比柯文哲更可愛的政敵了,在2018之後,柯文哲每一次批判民進黨、批判民進黨的美中政策,都會把一群親綠色的選票趕回綠營──2018年說是綠白分手,但事實上還是很多親綠、打倒國民黨放在第一位的選民投給柯文哲。2018年選完柯文哲在和蔡英文見面時對她擺臭臉,事實上就傷了很多原來慶幸柯文哲在綠營大敗中可以保住台北市的綠營選民的心,讓他們不再對柯文哲抱有期望、甚至開始仇視他。
而綠營集中火力攻擊柯文哲,冷落國民黨,也一點一滴地將柯文哲推上反綠第一品牌的寶座,這對於柯文哲和國民黨競爭藍營選票上,是非常大的加分。
2018年選後蔡英文和柯文哲的北門會傷了許多綠營選民的心。(資料照,蘇仲泓攝)
就像這次柯文哲的「美中左右逢源」,當然讓綠營甚至認同「親美抗中」的主流民意選民恨得牙癢癢,但事實上這些人早就不會把票投給柯文哲和他的民眾黨,更不會有親民進黨的選民因為這種說詞跑票去投柯文哲的民眾黨,實際上受傷的,是朱立倫和他的國民黨。
台灣政治於2000年總統大選後,開始往藍綠兩極收縮,為了爭取影響勝選最關鍵的主流選民,兩黨往往會刻意壓制黨內最死忠的極端派,甚至有時候為了討好主流選民,還會動手開扁極端派逗主流選民開心,原因當然是這些極端派怎麼欺負,他們都不可能去投對面那一黨(雖然也會出意外啦,像是彭文正論文門、洪秀柱選總統、丁亞中選主席,就可以視為極端派的反抗,只是這些遠離主流力量的反抗,事實上都很難造成什麼實質的威脅)。
誤闖「似仇實親」的共利鍊的朱立倫
朱立倫這次選上國民黨黨主席後,敢於這麼大動作扭轉「親中」路線改走「親美」,也是吃定黨內的統派「不可能去投民進黨來教訓國民黨」所以完全不在意他們的感受。但柯文哲卻給這些人另一個選擇「怎麼都不能投民進黨、不代表也不能投民眾黨」,朱立倫在忙於招架習近平、蔡英文的組合拳之時,柯文哲卻偷偷從背後接近,企圖收割走現在氣他離心離德的深藍選民,這給朱立倫和國民黨的衝擊和傷害,恐怕也不會比習近平和蔡英文的「正拳」差上多少。
(相關報導:
風評:裴洛西旋風訪台,搶救智堅大兵?
|
更多文章
)
裴洛西來台,讓朱立倫帶領國民黨改走親美路線的意圖受到極大的挑戰。(資料照,顏麟宇攝)
所以說政治上狠話撂盡的兩造,有時候其實存在著某種「共利」關係──有時候甚至連這兩造自己都沒發現,而朱立倫和國民黨這次在紅綠白「似仇實親」的共利鍊會受傷多重?就等年底開票揭曉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