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持續肆虐全球,全球迄今累計超過6260萬人感染,歐美地區每天以超過60萬確診病例增加感染人數。從事抗病毒藥物開發20多年歷史的遠東生技與防疫國家隊「科技部防疫科學研究中心」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合作,發現流感藥物標的Apomivir® (獲台、美人體臨床試驗)中的主要藥物成份FB-1603 (舊稱: Apogen®),於細胞實驗中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活性,未來可望成為治療COVID-19的新藥,若臨床開發成功,預計此新藥在美國市場年規模初估將高達台幣312億元。
FB-1603如何抑制新冠肺炎活性?遠東生技董事長闕鴻達指出:「用鑰匙孔來比喻,病毒需要打開健康宿主細胞大門,登堂入室進行繁殖,但FB-1603機制能直接塞住正常細胞大門鑰匙孔,讓新冠肺炎鑰匙無法打開正常細胞門,就無法入侵,因此在細胞實驗上,我們發現FB-1603具有預防新冠肺炎的潛力,能替細胞戴口罩!在開發時程上,遠東生技已提出Apomivir®抑制新冠病毒之專利申請,並已於今年8月向美國FDA以「治療COVID-19」提出人體臨床試驗送件前諮詢(pre-IND案號:151566),預計2021年第一季向美國FDA提出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申請。 (相關報導: 新冠疫情推升獨立意志?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力拚明年舉辦公投、二度闖關! | 更多文章 )
除了新冠肺炎以外,FB-1603還對多種病毒擁有抑制活性能力,是全台首創「廣譜性抗病毒技術」,包括腸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伊波拉病毒、甚至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病毒及皰疹病毒1/2型,並已與美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NIAID)持續進行合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