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水資源 「旱」 事不發生

污水處理廠放流水回收產製再生水計畫,讓水資源重複利用發揮其最大功效。(圖/徐炳文攝)

高雄地區無大型水庫可以儲水,自來水公共供水系統主要仰賴高屏溪攔河堰及東港溪的地面水源供應,因此常因枯水期雨量不足,造成缺水問題;高雄地區年初至今降雨量偏少,高屏溪攔河堰河川流量低於歷年同期平均值,再加上近來新冠病毒(Covid-19)因素,民眾須加強衛生防疫工作,市府呼籲民眾勤洗手是必要的,但其他用水方面也要適當的節約用水。

產製再生水計畫 水資源重複利用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於102年便著手推動污水處理廠放流水回收產製再生水計畫,目前已完成鳳山水資源中心每日可供應4.5萬噸的再生水供給臨海工業區中鋼及中鋼鋁使用,讓水資源重複利用發揮其最大功效。另外,水利局目前正在建設第2座水資源再利用廠-臨海污水廠,預計於110年底可完工啟用提供每日3.3萬噸的再生水供工業使用。

水利局表示,除了再生水外,水利局於鳳山水資源中心、楠梓污水處理廠、岡橋污水處理廠及旗美污水處理廠等處提供每日約3.9萬噸回收水供公共工程營建工地、植栽及民眾申請做為防揚塵等非人體接觸使用。

水利局表示,一般民眾可透過習慣的改變做到水資源的妥善利用,例如熱水流出前的冷水回收再利用、洗菜的水拿來澆花等,進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標。 (相關報導: 九蛙全露水情「拉警報」?水利署:5月底前用水無虞,須節約勿恐慌 更多文章

水利局在此呼籲,在有限的水資源下,全民一起來善用水資源,將每滴水的利用達到最高效能的運用,才能預防旱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