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過不過來自西方的節日一直是一個火藥味十足的話題。
最近,一名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的言論再次點燃了火藥桶。他威脅將舉報一名宿舍管理員,因為後者打算在感恩節向學生們贈送糖果。
這名就讀於該校的學生認為,這是「宣傳西方節日」,「非常不妥」。
此事曝光後,該學生遭到了大量網友的抨擊。很多網友認為他在「上綱上線」、「小題大做」。
但哈工大在周五(11月27日)作出回應,對該學生的行為表示肯定。稱學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節』進校園,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 」
感恩節發糖果
據中國媒體報道,此事發生於周四(11月26日),當天正是美國傳統的感恩節。
網絡截圖顯示,這名王姓宿舍管理員在聊天群發帖說:「今天是西方感恩節,我借此節日在這裏感謝同學們對17公寓工作的支持。」
「今天早7:50分,我在公寓大廳為大家分發糖果。先到先得,發完為止喔,」她寫道。
她還配上了「禮物」的照片,圖中是一盒糖果威化巧克力。
但沒過幾分鐘,她便遭到了一名同學的抨擊。這名同學稱,「宣傳這種西方節日,作為宿舍輔導員,非常不妥。」
「作為官方代表,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不考慮影響嗎?」
「請生活輔導員和公寓方立刻停止該活動,否則我將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應,」這名同學寫道。
這名學生和宿舍管理員的詳細身份沒有被披露。
辯論
該事件一經報道,便在微博等中國社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哈工大」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話題的閲讀量超過2.9億。
大多數網友對這名同學的言論感到憤怒。一名微博網友稱:「阿姨好意,想跟孩子們搞好關係。孩子們吃塊兒巧克力樂呵樂呵,多好啊。非得整得上綱上線,好像全世界就他立場堅定鬥志強似的。」
「紅衛兵真可怕,那也別過元旦和禮拜天了。共和制度和馬克思主義也都來自西方,別讀大學了回去凖備科舉吧,」另一名網友批評道。
但也有網友表示支持學生的行為。他們稱,感恩節源於移民美國的西方人在登陸新大陸後慶祝大豐收,因此「是西方的殖民節日和對原住民的犯罪見證」。
在中國媒體《鳳凰網》發起的有超過20萬人參與的網絡民意調查中,有60%的網友選擇不支持該同學的舉報做法,40%選擇支持。在怎樣看待過「洋節」的問題上,66%的人選擇「個人偏愛,無可厚非」,33%的人選擇「數典忘祖、崇洋媚外」。
「經調查了解,公寓阿姨派發巧克力是出於好心,學生留言提醒阿姨也是出於善意,」哈工大在周五凌晨在一篇社交媒體公告中對此作出回應。但其同時強調,「學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節"進校園,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
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道稱,這名宿管人員後來在微信群中向該學生道歉,並表示不願再多做議論,但也有其他同學對這名女士送糖果的做法表達感謝。
感恩節怎麼來的?
感恩節目前主要流行於美洲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等。從宗教起源來看,其實多個宗教中都有「感謝上帝給予」的日子,但大多沒有統一日期和慶祝方式。 (相關報導: 習近平推行「光盤行動」遏止糧食浪費,籲餐廳來10人只能點9人份的菜 | 更多文章 )
現代意義上的感恩節與美國歷史息息相關。據《歷史頻道》(History),這的確可以追溯到17世紀普利茅斯(Plymouth)殖民者和北美原住民萬帕諾亞格人(Wampanoag)共同舉辦的一場秋收盛宴,這被廣泛認為是殖民地最早的感恩節慶祝活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