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沙卡洛夫人權獎」(Sakharov Prize)揭曉,得主是剛果民主共和國(DRC)醫生慕克維格(Denis Mukwege),他在那個性侵暴力猖獗的國家,設立專門醫院、中途之家幫助婦女,近年並投入社會運動,決意終結那些令人髮指的惡行,對抗軍閥與民間惡勢力,幾乎讓慕克維格命喪槍下,他卻堅持跟剛果婦女站在一起。
「委員會主席會議一致決定,把獎項授予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慕克維格,表彰他保護生命—尤其是保護婦女生命的不懈奮鬥。」
現年59歲的慕克維格,出生於基督教五旬節派牧師家庭,他從小看父親為人禱告,立志當醫生治療那些禱告不見起色的病弱之人。慕克維格最初在偏鄉服務,目睹懷孕婦女死於難產,還有許多婦女生產傷口沒有痊癒發出惡臭遭嫌棄,於是他拿教會獎學金赴法國安茹大學(University of Angers)攻讀婦產專科。
縫不完的傷口
學成回國後,他才逐漸意識到,剛果(DRC)婦女健康最大威脅,其實是無所不在的性侵暴力。慕克維格執業後接觸到越來越多性侵受害婦女,許多人被送進醫院的時候,身上沒有遮蔽衣物卻滿鮮血淋漓,傷勢慘不忍睹。
他1996年籌辦專科醫院(Panzi Hospital)原想提供剖腹產、生產性廔管(obstetric fistula)等修補手術,降低婦女難產死亡率,1999年9月只有2個病床的簡陋醫院落成後,第一個病人卻是被傷得支離破碎的性侵受害人。
那個病患的直腸、陰道被尖刀刺穿得血肉模糊,慕克維格根本不敢相信眼睛所見,隨著內戰持續,這類病患越來越多。慕克維格每天工作18個小時,常要縫補10個女性的傷口。Panzi還因此成為醫治暴力倖存者的專科權威。哈佛醫學院甚至會送醫學生過去觀摩精進手術技巧。Panzi 從簡陋磚瓦房,靠募款一路擴建,如今每年收治3600名婦女,蒸蒸日上的「業績」,充分反映社會風氣敗壞的程度。
回不回家都危險
Panzi的病人4到6成無家可歸,她們被家族、村落視為恥辱,有的房子燒毀了、全家被殺光,也有人因為病情嚴重,無法獨立生活。她們可能被迫在醫院附近找地方住,因為太窮、沒有糊口技能、沒人幫忙看顧孩子,很容易再次成為歹徒攻擊對象,然後又被送回醫院。
不忍心把那些倖存者送回街上的慕克維格,1999年籌辦基金會對外募款,幫受暴婦女開設中途之家,讓她們受教育,學得一技之長,幫助她們認識自己的能力與權利,同時給予長期關懷,期望她們終能抬頭挺胸面對家人。然而這一切努力,就是無法讓剛果女性免於性侵暴力。即便是有家可回的病患,也不能保證人身安全。
有個女孩重返醫院治療時,因傷勢過重捱不過生產就死了。慕克維格非常難過,因為她死前還很高興能夠得到治療。慕克維格不禁自問:
剛果與許多戰亂地區一樣,性侵暴力不能根絕的主因,乃無人追究犯罪責任,慕克維格因此決定發起行動,奔走邀請國際社會介入,協助剛果終結性暴力與性侵免責的失控情況。他走訪歐洲,告訴各地政治人物剛果的血腥真相,要求各國政府施壓,阻止各方勢力資助剛果內戰,廣邀名流參與對抗性暴力的運動,雖然成效有限,他沒有悲觀的空間。
警衛代死
2012年9月25日慕克維格赴聯合國人權調查委員會提供證詞,當時他說:「…..我很希望能說,很榮幸來這裡代表自己的國家,但是我不能,我的心情非常沈重….真正讓我感到光榮的,是能跟勇敢的受害婦女站在一起,她們不管情況如何都堅強挺立。」慕克維格感謝聯合國主動調查,但強調別調查沒有用: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證據,必須緊急採取行動,逮捕那些違反人類罪的人,讓他們受審,因為公義無可妥協!…..文明的墮落,可能透過敘利亞、剛果發生的野蠻行為,也可能透過國際社會缺乏勇氣的沉默….我們不能讓真理噤聲,面對它才能避免背叛理想。」
慕克維格的主張,讓他成為剛果各種武裝勢力的公敵,也幫自己與家人埋下殺身之禍。1 個月後,4名持槍份子闖入他家,挾持他女兒,等他回家就行凶。後來守衛介入被槍殺身亡,他幸而躲開子彈,但憂心一家安全緊急出國避難,本想永遠離開那個傷心地。
後來,慕克維格實在放不下醫院事工,不到2個月就決定回故鄉。2013年1月14日,當他的飛機降落金夏沙機場,剛果姊妹們都現身歡迎,隊伍長達32公里。
系列報導:
參考資料:
1. 聯合國「立刻阻止(停止)性侵!」運動網站
2. 《慕克維格聯合國演說》
3. 賭上性命才拿得到的「沙卡洛夫人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