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14億人承受清零「望不到盡頭的愚蠢」!習近平能夠重新開放中國嗎?

2022年,中國對新冠疫情堅持「清零」,嚴格要求全民進行核酸檢測(AP)

與世界上許多地區認為COVID-19是一種可控制與共存的疾病相比,中國正加倍實施清零戰略:嚴格的邊境管控、日復一日的核酸檢測、積極隔離密切接觸者,迅速關閉機場和公共場所,封鎖社區甚至整個城市。

尤其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將在10月中旬登場,屆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獲史無前例的中共總書記第三任期。為了避免發生任何可能讓政府難堪的疫情爆發,一個又一個城市正在進行嚴格的核酸檢測與出行限制,中國社交網路的審查員更努力地屏蔽任何敏感言論。

近日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流傳著一張數萬人轉發、按讚的動圖──有人在海岸邊徒勞無功地把海水清掃回海上──配字寫著:「望不到盡頭的愚蠢。」微博似乎和許多網友一樣看懂了這一張動圖的隱喻,已經屏蔽所有轉發與評論。

北京為遏制社會生機與活力,付出巨大代價,不僅嚴重破壞經濟,也燃起公眾不滿的怒火。同時,由於中國政府未能實施更有效的公衛政策,例如授權使用mRNA疫苗和優先鼓勵老年人接受施打疫苗,未來若放寬限制導致疫情大規模爆發,多數民眾將會處於易感染的狀態。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FR)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Yanzhong Huang)在7日發表於重量級國際關係議題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的文章〈習近平能夠重新開放中國嗎?〉(Can Xi Jinping Reopen China?)指出,北京當局因為清零而進退兩難,但是在二十大之前,當局並沒有重申這一項越來越站不住腳的政策,可能為中國提供一個懸崖勒馬的關鍵機會。

黃嚴忠認為,一旦大會順利落幕、清零政策在政治上不再發揮直接作用,北京當局可能會開始改變關於COVID-19的說法,轉而選擇科學防疫。藉由普及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中國能夠幫助中國14億人民恢復正常社會和經濟生活。然而,如果中國領導人未能改變做法,不僅可能使該國面臨無休止的疫情和封控循環;還可能威脅到中共長久維持的社會、經濟穩定,甚至動搖該國的政治。

2022年8月30日,四川成都的居民正在排隊接受核酸檢測。(美聯社)
2022年8月30日,四川成都的居民正在排隊接受核酸檢測。(美聯社)

中國至今堅持清零的原因?

關於中國政府堅持清零的重要動機。黃嚴忠認為,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放寬防疫政策可能帶來重大公衛危機。經過兩年半的清零,中國迄今累計99.6萬人感染,但還有非常高比例人口從未接觸過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同樣令人擔憂。截至2022年3月,中國有近九成人口接種兩劑國產非mRNA疫苗,但研究估計,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大約6個月後,疫苗引發的抗體將下降到很低甚至無法檢測到的水平。

中國官員有理由擔心政策放寬後,大量病例將迅速使該國的醫療保健系統不堪負荷,甚至導致大量死亡和社會動盪。尤其,中國農村地區的醫療體系相當脆弱,而且有較高比例的老年人尚未完全接種疫苗。也許是因為清零政策造成的安全感,老年人未被要求優先接種疫苗和加強針。60歲以上中國人的兩劑疫苗接種率為85.6%,加強針接種率僅67.8%──兩者都低於美國。 (相關報導: 「我們要推翻政府!」無懼當局血腥鎮壓 伊朗「反頭巾」示威持續延燒 更多文章

其次,儘管民怨上升,但北京明白,很大一部分公眾仍然強烈支持清零,尤其在小城鎮和農村。黃嚴忠指出,民眾支持清零部分是因為相信國家宣傳,以及他們無法獲得其他獨立資訊。中國媒體經常將中國與西方的感染和死亡人數相比較,得出中國在平衡經濟成長和新冠防控方面取得佳績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