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還能被叫「小哥」,兩岸三地也就只有他:親和、至孝、美聲、愛講黃色笑話的費玉清

費玉清在9月27日表示,將於2019年巡迴演唱會結束後正式退出演藝工作。(圖為費玉清參加台灣新竹晚會演唱《南屏晚鐘》資料照片)

很難用三言兩語形容台灣歌手費玉清對華人演藝圈的影響力,他在台灣、中國大陸與香港、甚至新加坡等東南亞華人圈中,無疑是一代華語歌壇的共同記憶。

就在9月27日,這位63歲的台灣一代歌手與主持人,在臉書上宣佈將於明年退休「正式封麥」。

10月3日,費玉清在2019年的五場台灣告別演唱會門票一齊開賣,霎時間不過17分鐘,從800台幣(26美金)到6800台幣(220美金)的票券全被一掃而空,單單五場就創造近兩億台幣(約648萬美金)可觀的收入,逼得主辦單位趕緊追加兩場演唱會。

在宣佈從歌壇引退後,兩岸三地、甚至是東南亞都對這位唱將的退休感到惋惜。不少歌迷依舊認為「小哥」歌喉保養的好,還有很長的演藝生涯,此刻選擇急流勇退,讓歌迷們開始回憶起他的舞台風采。BBC中文帶您回顧「小哥」歌唱生涯的十大亮點。

1、十足的親和力

「完全看不出來他有大明星架子」,台灣資深娛樂記者粘嫦鈺,依舊記得當年參加台灣綜藝節目「龍兄虎弟」錄影時空檔,費玉清出來親切待人的模樣,「很隨和真的,一直笑嘻嘻,完全不是高高在上」。

開播於1992年的「龍兄虎弟」,活脫就是90年代台灣綜藝高峰的見證,當時不僅是收視率保證,也讓費玉清與藝人親哥哥張菲,成為最有價值的黃金兄弟檔。粘嫦鈺當時天天跑台灣電視台的攝影棚,每天等他們錄影結束後訪問,「他表演完後,都會來後台跟我們閒話家常,我蠻實際觀察到這點」。

2、愛國藝人形象

出道於1973年的費玉清,本名張彥亭,籍貫安徽桐城。哥哥是知名錶演秀場主持人張菲(本名張彥明)、姊姊則是有「東方維納斯」之稱的費貞綾(本名張彥瓊),都是演藝圈的翹楚。

費玉清出道時唱過許多愛國歌曲,好比1979年的《國恩家慶》,當時正逢國民黨"反攻大陸"時期(圖為台灣金門烈嶼島上的國軍士兵雕塑)。費玉清出道時唱過許多愛國歌曲,好比1979年的《國恩家慶》,當時正逢國民黨「反攻大陸」時期(圖為台灣金門烈嶼島上的國軍士兵雕塑)。

對比兄姊的粗獷豪邁,弟弟費玉清出道時相當清新脫俗,當時出道時更唱過許多愛國歌曲。好比1979年的《國恩家慶》,當時正逢國民黨「反攻大陸」時期,這首哥活脫是台灣當時戒嚴時期的必播結尾曲。

隨後的《中華民國頌》,一句「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到最後「中華民國、千秋萬世、直到永遠」,至今仍是國民黨、新黨等統派團體的「聖歌」,只要逢雙十節或是國民黨黨慶,這首歌依舊可以振奮全黨人心。

3、當兵永遠的晚安曲

但對於大部分台灣人來說,費玉清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恐怕是這首《晚安曲》。開頭一句「讓我們互道一聲晚安,送走這匆匆第一夜」到最後一句高亢地「再說一聲,明天見」,幾乎是台灣男人服兵役時,晚上晚點名後就寢前一定會聽到的「神曲」。

1987年,台灣知名的軍教電影「報告班長」,其中一個配角的台詞,就是在晚點名就寢後跟同寢室的同袍說:「你知道我現在最想做什麼事情嗎?掐死費玉清!什麼明天見明天不見,我希望最好永遠不要天亮!」。可以想見台灣男人軍旅生涯中,都不能缺少費玉清「晚安曲」的記憶。 (相關報導: 「是該停下的時候了」父母去世,頓失人生歸屬 費玉清宣布明年封麥 更多文章

晚安曲不只被用在台灣軍旅,也被「廣泛應用」在台灣的百貨公司當作打烊曲。粘嫦鈺笑說:「費玉清跟我們生活分不開了,晚安曲是種撫慰。商人比我們還敏感,賣場打烊播晚安曲,真的是晚場的國歌,趕客人最好的、最有用、又最不失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