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城際轉運站動工了 林右昌:都市轉型再生拼圖重要指標

基隆城際轉運站已於日前動工,預計可整合基隆市公車、國道客運及省道客運、鐵路運輸及輕軌捷運系統,便於民眾使用。(圖/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提供)

6月18日基隆市長林右昌主持基隆城際轉運站動工儀式時,篤定說「這是基隆再生轉型拼圖的重要指標。」

「基隆港客運量在去年突破百萬人次,已超越吉隆坡、香港、釜山、東京與大阪,並正急起直追上海與新加坡。」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李綱處長簡報如是說。

台灣是亞洲郵輪客源第2大市場,其中光是基隆港就獲得2017年亞洲最佳郵輪母港殊榮,2018年客運量還突破百萬,躍居為亞洲第3大郵輪廣,顯見其地位。

4月,嫁到台北的基隆女兒Emma帶著公公婆婆與老公,從圓山捷運站搭乘國光號抵達基隆,在海洋廣場用餐後,拉著行李徒步就可以到基隆港旅客大樓辦出境手續,搭乘盛世公主號前往石垣島展開3天旅程。「好久沒來基隆,變那麼漂亮。」多年前曾搭過麗星遊輪首航的公婆驚訝地說。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亞洲趨勢報告統計,以2017年亞洲市場旅客量406萬人次來看,與其他地區相比大幅成長20%,且較偏愛6天以下航程的旅客占8成,其中瘋郵輪來自台灣的旅客,排名第2。而這些數字攸關正受注意的Z-代最大消費群體體驗旅行動向,也是牽動著基隆都市再造與轉型的契機。

基隆都市再造大拼圖

基隆港於去年客運量突破百萬,以公主郵輪在地採購量預估來說,今年上看6.7億元。(圖/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提供)
基隆港於去年客運量突破百萬,以公主郵輪在地採購量預估來說,今年上看6.7億元。(圖/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提供)

回溯過去,海洋廣場在105年改善完成,緊接著2年後的2月東岸商場停車場啟用,再來就是火車站暨城際轉運站於今年6月動工,預計110年底完工。

而東岸多功能郵輪轉運商業中心預計今年底完工,國門廣場也是預計今年底啟動。並延伸至西二、西三倉庫旅客中心,預計明年底完工,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則是預計112年底完工。

期間,還包括預計明年底完成東岸櫃場西遷,以及110年完工的軍港(威海營區)西遷計畫。

基隆市長林右昌強調感謝一路走來許多貴人支持,就如總統蔡英文所宣示的「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包括軍港遷移、貨櫃場遷移以及未來的基隆展覽館、輕軌捷運等與基隆城際轉運站整個銜接起來很重要的核心一塊拼圖,希望在未來3年多時間,可以讓相關建設完工,展現在市民以及國人的面前,基隆將會是全台灣眾多縣市中,一個新的都市轉型標竿案例。

市府會做事團隊 院長驗證

基隆市長林右昌感謝一路有貴人相助,希望未來3年可以讓「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展現於市民眼前。(圖/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提供)
基隆市長林右昌感謝一路有貴人相助,希望未來3年可以讓「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展現於市民眼前。(圖/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提供)

其實,基隆市在10多年前就在火車站周邊地區,開始推動所謂的「基隆市火車站都市更新計畫」,卻因碰到許多問題無法繼續推動,市長林右昌上任後,採用「都市設計」的手段完成都市計畫與都市更新的目的,「這也是在全國各縣市中首屈一指而少見的模式」林右昌篤定地說。

林右昌進一步解釋,由於基隆市是一個發展早的老舊城市,必須一邊做、一邊改而且還要一邊用,也是基隆市這座老城市要用都市再造最困難的事情,因此市府團隊須不斷要更新、不斷要進步,還必須維持市民日常生活的交通需求與運用,而且不能造成民怨。

林右昌就在動工典禮致詞說,「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是個會做事的院長,邀請院長出席,也是來驗證我們是一個會做事的團隊,親眼目睹基隆市正在蛻變,正在進步。」

繡花針手法 細膩用心

待基隆城際轉運站完工後,民眾可免受過去東奔西跑轉乘的不便利。(圖/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提供)
待基隆城際轉運站完工後,民眾可免受過去東奔西跑轉乘的不便利。(圖/基隆市交通旅遊處提供)

林右昌也強調,基隆城際轉運站的動工,是城市更新與再造重要里程碑,透過此項建設,可以把基隆市公車、國道客運以及省道客運,還有鐵路運輸及未來即將新闢的輕軌捷運系統加以整合成為轉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