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界的ZARA是誰?東西家飾龍頭用創新策略讓他們掌握全世界

IKEA宜家家居。(美聯社)

垂直/水平分工,用ZARA 模式做家具

宜得利NITORI V.S. 宜家家居IKEA

服飾業龍頭ZARA 掀起叱吒全球的快時尚風潮,從此SPA模式就被快時尚產業視為經營聖經。這種生產到銷售一站式管理的製造業模式,最早是1986 年由美國休閒服飾GAP 所定義,SPA 模式正式名稱是「Specialty Store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Apparel」,直譯意為「擁有自有品牌的特色化服飾專賣店」,也有人稱之為「製造型零售業」

在快時尚產業,除了GAP、ZARA以SPA模式大獲成功之外,UNIQLO 也在1997 年轉為以SPA 模式經營。此模式的最大優勢是縮短價值鏈。傳統上,從採購原料到將製品或服務送到消費者手中,中間會透過批發商、中間商向工廠下訂單,再透過代理店銷售。

製造型零售業則是跳過一連串環環相扣的批發商、貿易商,在自己的工廠,生產自己設計的東西,然後直接拿到自家店面販售。品牌不須透過中間的批發商或貿易商斡旋,和消費者之間也沒有隔閡,所以可以提高營利。在家具界,運用SPA 模式最成功的製造型零售業,就是瑞典家具龍頭宜家家居(IKEA)與日本家具龍頭宜得利(NITORI)。

過去20 多年,日本家具市場歷經經濟泡沫化、房地產疲軟、人口結構老化、結婚率下降等諸多因素衝擊,市場規模萎縮近半,從6 兆日圓滑落到3.3 兆日圓。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家飾品連鎖店宜得利卻依然逆勢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創下連續31 年營收和利益雙成長的紀錄。由於營運表現優異,過去5 年該公司股價由4,000 多日圓成長了五倍,上漲到16,800 日圓,堪稱是日本上市公司的績優股,市值達1.9 兆日圓,在日本流通業名列第四,和名列第三的永旺集團相當接近。

瑞典家具零售商龍頭宜家家居,也是一個歷久不衰的傳奇。1951 年宜家家居還只是瑞典一家家具郵購公司,到了2017 年已經成為一個橫跨29 個國家、擁有355 店、營收363億歐元的家具業龍頭。

這兩家企業一東一西,產品定位和風格亦截然不同,但有趣的是,它們都以SPA模式經營成為家具業界的標竿企業。

掀起日本家具業的製造革命

宜得利前身是1967 年在北海道札幌成立的一家家具雜貨店,創辦人似鳥昭雄從小不愛讀書,成績總是吊車尾。但是他志向遠大,一心想做一番大事業,他在《宜得利淬鍊50年的原則》一書中將成功原因歸納為:夢想、願景、企圖心、堅持、好奇心。這些人格特質充分反映在似鳥昭雄的創業過程中,也因此造就了今天的宜得利。 (相關報導: 為何IKEA每年降價,還能愈賺愈多?破解「低價策略」的成功關鍵,這些公司真的超聰明! 更多文章

事實上,似鳥昭雄初期經營的家具店虧損連連,直到1972年他跟隨考察團到美國參觀家具業後才找對方向,當時他驚訝的發現美國家具店都是大型連鎖化經營,由製造商直接供貨給通路,所以家具價格非常便宜,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色彩協調統一,又有整體設計感。相反的,日本人的居住空間小,最需要色系統合,但傳統家具店多半是個人經營,必須透過批發商進貨,商品規格不一,沒有系統設計,更重要的是,經過中間商的層層剝削,使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