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每天都會上上下下變化。所謂股價,就是透過期待「這檔股票好像會漲」而買進的投資人,與判斷「這檔股票一定會跌」並賣掉股票的投資人之間的角力關係而變動。
也就是說,股價變動的原動力是人類的心理。把股票投資用學科領域來譬喻的話,就是「心理學」;以小說類型來譬喻的話,就是「推理小說」。必須化身為優秀的心理治療師或頭腦聰明的名偵探,對股價察言觀色,才能推理出未來的價格變動。
預測股價動向的手法中,有種方法是必須皺著眉頭、緊盯著世界經濟與企業業績來決定買賣的「基本面分析」手法。然而,若該企業的業績成長兩倍,那股價究竟會如何變動?再怎麼優秀的人也無法正確猜中。
實際上,推動股價漲跌的關鍵,在於已掌握到優良業績後進行買賣的投資者,也就是「人」。他們的買賣行為,全都會反映在股票的價格變動上。光憑困難的企業分析,或是生硬艱澀的景氣判斷來買賣股票,就會導致奇怪的成見或自以為是的行動,很可能造成損失。
相場式股票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單純只看股價變動。接下來,為了讓股價變動更簡單易懂,有個不可或缺的道具是「均線」,也就是由某個期間的股票收盤價的平均值所連成的線。
圖1a 的線圖,是將顯示日本股價整體變動的「日經平均股價指數」波動狀況,擷取出一部分的結果。

股價(K 線)在畫面的左側呈現向下,來到右側則反轉上升。圖中顯示的是五天當中的股價收盤價平均值所連起來的5 日線(紅色),與更長期間⸺二十天的收盤價平均值所連起來的20 日線(綠色)。
圖1 右側的b 移除了重要的股價,只畫出5 日線與20 日線。如何呢?比起每天隨心所欲變動的股價線圖,只看均線的話,走勢是不是更加清楚明瞭了呢?就如同人類的喜怒哀樂,如果說股價是隨心所欲又唐突、時而激昂、時而超乎預料上下反覆變動的「暴徒」,那麼均線就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幫助我們瞭解這位隨心所欲的暴徒最後會走向何方。均線往上走的時候,股價也會呈現上升傾向,因此做多的勝率較高;均線往下走的時候,股價整體也是下跌的,因此做空的方式比較容易賺到錢。
觀察「均線的傾斜度」,就能瞬間判斷股票投資的最大難題⸺「該買還是該賣?」此外,期間較長的均線顯示了更長期的趨勢,因此也要多加留意不同期間的「均線的排列順序」。
由上到下的順序若是「股價>短期線>長期線」,表示股價位於強勁的上漲趨勢。相反的,若排列順序是「長期線>短期線>股價」,則顯示強烈的下跌趨勢。而排列發生變化的時候,就是趨勢轉換的訊號。
本書中,相場式交易所使用的均線期間是5 日線(紅)、7 日線(黑)、10 日線(淺綠)、20 日線(綠)、60 日線(藍)。圖2只顯示了日經平均股價指數的五條均線。

首先,請觀看這蜿蜒的曲線,思考一下「股價是如何變動的?」在圖中的A 區,均線的排列呈現5 日線> 7 日線> 10 日線> 20 日線> 60 日線,因此可以想像,股價會在紅色的5 日線上方強勢上漲。 (相關報導: 台灣福興工業個股分析》平均殖利率6.46%!營運獲利穩定,低調的高殖利率股 | 更多文章 )
但是來到B 區,趨勢一轉,5 日線、7 日線、10 日線越過了綠色的20 日線,正在上下變動。這就是股價的上漲趨勢略微暫停、同時劇烈震盪的證據。接下來,均線在C 區再度出現漂亮的上漲趨勢排列方式,整體急遽地往上走。以a 點為例,此處5 日線、7 日線、10日線皆強勢超越綠色的20 日線,我希望你能判斷:「這裡就是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