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看展。這幅《燃燒的地景》是大型織毯,很有層次的灰色系,明暗對稱,結構紮實,讓我心動的裝置藝術,很像印象派的畫風,光和影的移動。
這幅織毯用彌漫的煙霧描述地表,象徵氣候變遷,凡事過多即是污染,過猶不及,提倡中庸精神。圖像是一種名單編碼,對貧富不均和逃稅者提出控訴。
秋日的台北市立美術館,有一股深秋的釋然。今年終於走到11月下旬,2020年大家都不容易,熬過來了。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低頭,也讓我們反思,想想我們和地球的關係和互動,也想想未來的腳步。

11月19日風傳媒集團舉辦高峰論壇,和碩集團創辦人童子賢表示 ,這場疫情讓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和規劃,提早好幾年實現,例如遠距、物聯網、環保、電動車。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暨執行長吳田玉指出,二維時代的問題如果用三維的思維和製程去處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剛好台北市立美術館和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推出「2020台北雙年展」,也觸及類似的概念,這次的展題是《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都是裝置藝術,主題括「全球化星球」、「維安星球」、「脫逃星球」等等。

其實我們都住同一個星球,這場疫情無人悻免,能夠好好反省的人和企業,或許在下一個階段可以取得先機,走得比較平順,所有事情都是連續和中斷之間的交互作用。
這次的雙年展,我很喜歡Daniel的鋁製廉甬道,表示一種介於盈滿和虛空的過渡狀態。這些鋁製廉幕看起來是三維,但是加上過渡的狀態,就是四維,當時間和空間都被壓縮之後,剩下的就是侘寂,那就是佛家所謂的「空」。 (相關報導: 食物外送不再是主力?foodpanda:明年1月推純外送服務,零售店不簽約也能送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