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買私人飛機,真的能想飛就飛?其實他們不是買整架飛機,背後攸關這個商業模式

飛機單價高,還有機師、維修的費用,很多富豪會用分散式所有權的方式購買。(圖/Pixabay;作者/ValiGreceanu)

編按:不少富豪有私人飛機,但私人飛機不是想飛就能飛,除了航管因素,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100%的所有權。為什麼付錢買了東西,卻沒有完整的所有權?這牽涉到一種商業模式:分散式所有權。

所謂的「分散式所有權」,是將飛機、船隻或不動產等高價資產的部分所有權,分割出售給顧客的收益模式。由於是多位屋主共同持有資產,要區分彼此的「使用時間」,所以也被稱為是「分時享有」(time share)。

分散式所有權的起源,始於歐洲銷售的「一年當中有一週可享度假勝地的別墅使用權」服務。高爾夫球場的會員權,其實也是屬於這種商業模式。

分散式所有權的主要特色如下:

● 企業的收益來源,在於屋主使用分割銷售的財物或不動產時,所支付的管理費(維護費或人事費用等)。

● 多人共同使用同一資產,可降低屋主的投資風險。

● 採分散式所有權的資產,所有權歸屬於屋主(可繼承、買賣)。

分散式所有權最大的特色,就是資產的所有權歸屬於屋主。屋主針對自己持有的部分,可自由轉賣或繼承。舉例來說,擁有「一年當中有一週可享受的別墅使用權」者,會辦理 1/51 的別墅所有權登記,是屋主正式持有的資產。具所有權,可永久使用,以及可做為財產來繼承,和只供「使用」的共享經濟有很大的差異。

案例1 噴射機的分散式所有權

分散式所有權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就是「噴射機的分散式所有權」。商務噴射機一架動輒數億日幣,還有機師的人事費用、機棚的維護費用,以及飛機的修理費用等,林林總總加起來,每年要花上億日幣,況且大多數人並不會那麼頻繁地使用。像這樣的高價財物,若能以分散式所有權來操作,就能大幅降低擁有者的持有成本。

目前在全球幾家銷售噴射機分散式所有權的業者當中,有一家標榜低價新秀—Jet It。該公司的創辦人威薩爾.海爾瑪斯(Vishal Hiremath)和葛倫.岡薩雷斯(Glenn Gonzales)在航空業界的資歷很深,曾於本田飛機公司(Honda Aircraft Company)的銷售團隊任職。

Jet It讓多位持有人共享一架由本田打造,要價約5億4萬日幣的「本田噴射機」(Honda Jet)。一架噴射機若以5人來操作分散式所有權,那麼每人每年可使用的天數就是55天,平均每小時的使用費為1,600美元(約17萬5千日幣)。持有人若想使用比持分占比更長的時間,亦可以小時為單位額外付費。Jet It 還負責包下機師和維修技師,因此包括不使用噴射機的期間在內,持有人都不必長期聘用相關人力。

案例2 XIV

XIV是由RESORT TRUST經營的會員制度假飯店,在輕井澤、山中湖、箱根等日本數一數二度假勝地,擁有多家飯店。他們提供一年可住宿多日的分散式所有權,也就是「分時享有機制」(time Share),由14位屋主共同持有一間客房的會員權,每年保障住宿26晚。 (相關報導: 夾娃娃機退流行?北市店家數創4年來最慘紀錄,財政部曝「這商圈」成重災區 更多文章

這一套服務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的會員權和使用權形態。持有人會擁有某一家飯店的會員權,但在使用上,則不限於自己持有的飯店。只要想入住的日期有空房,持有人亦可下榻在其他同等級的飯店。XIV在日本全國各地共有27家飯店,其中不乏名留史冊的知名旅館,或在文學鉅著曾出現過的旅館舊址再興建旅宿,成功與其他競爭者做出了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