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微科技(以下簡稱德微,股票代號:3675)於今(18)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在母公司達爾集團總裁盧克修博士領軍之下,分別由集團亞太區虞凱行總裁與德微張恩傑董事長向各位投資先進說明達爾與德微2021年策略佈局與展望。
德微張恩傑指出,公司早期在創業階段,因為資源較為有限,所以公司從經營晶圓貿易業務起步,期間公司以嚴格的執行紀律,完成每個階段設定之目標,並以務實的經營態度,控管營運風險,一步一步的累積核心實力,因此才有勇氣變革轉型將公司從貿易商,切入以整合委外代工為主的製造環節,到如今跨入設立自有工廠之自動化封裝廠。使公司可以一直不斷向前衝刺迎接每個轉型階段之挑戰動力,是來自永續經營之承諾與經營願景期許“成為全球專業二極體ODM(原始設計製造)領導廠商之一、成為全球國際大廠OEM(原始設備製造商)之合作夥伴”;故此,德微以此為核心競爭力,向外開展之架構包含4要件:「產品策略、關鍵技術、品質服務與市場定位」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正向循環。
不斷為公司產品創造新附加價值
整體而言,二極體產業是一個相當成熟之產業,因此若無法持續提升企業之附加價值如創新技術及研發能力等,最終的結果是隨著大環境被淹沒被淘汰的命運,或是落入同業彼此之間殺價競爭的賽局。
有鑑於此,德微科技一直持續不斷的努力提高產品良率與加強提昇研發專利技術之能力,不斷為公司產品創造新附加價值,與拉開同業之間的同質性,使德微科技不受到同業彼此削價競爭或是新進入者之威脅;而且公司與客戶之間一直保持著長久合作的夥伴關係,具有洞悉市場與產業訊息之敏銳性、隨時掌握市場競爭者動態,促使本公司在獲利能力上得以穩定成長。
回顧決策,2009年德微已然看見「全世界工廠 (中國) 將轉型成為全世界的消費需求市場」時,德微清楚認知公司現階段並無充足的人力物力隨著中國政府西進深入內陸佈局、也無絕對的影響力阻止沿海華東華南地區不斷上漲的工資;此外在上海委外代工廠過去年間在產品品質晉升的效能,一直只停留在符合客戶要求的交貨階段,而無法隨著德微的腳步,再向上提昇強化 “品質” 之期待或是進行附加價值較高階的產品生產等因素時。德微在十年前已經很清楚知道當初在對岸的低廉工資與原物料取得成本低之因素,將隨著中國十二五計劃經濟的實施,中國沿海已經不再是可以用低價取得人力物力的製造工廠,因此德微將微笑曲線的兩端,改為整合與行銷,一端發展整合的技術,透過整合來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另一端則清楚規劃市場行銷藍圖,以因應瞬息萬變的世界商場大環境。 (相關報導: 全聯加入外送大戰!董座林敏雄:年底大型店跟外送平台合作 | 更多文章 )
以OEM/ODM業務雙軌前進
因此,德微於2010年初決定在台灣以自有工廠生產製造高附加價值之產品,而將毛利較低的產品以委外代工為輔的雙軌並行(彈性運作)方式,提昇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延伸產品新應用的品質效能與研究開發新產品的企圖心,為公司歷史寫下新頁。為這個新決策,德微在2010年初,立下三大目標: 年初建置工廠、年底進入量產、品質再晉升。…. 時至今日( 2020年11月),德微以絕對的執行力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德微經過一番寒徹骨努力十年 “調整體質、建根基立本” 之後,已然提昇專業技術及充分彈性的生產鏈…就如一隻狼一隻鷹用敏銳觀察力,站在世界寬廣的角度、深度與廣度,刷新二極體Made in Taiwan的品牌,成為全球二極體專業ODM領導廠商之一,及成為OEM國際大廠的合作(專業)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