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粗暴扯下一國兩制最後遮羞布,香港立法會反對派絕跡

香港立法會4位民主派議員遭DQ,另外15位議員隨即集體辭職抗議。(美聯社)

十一月六日,突然傳來消息,即將舉行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將褫奪幾個立法會民主派議員的資格(DQ),令香港政壇大吃一驚。雖然《港區國安法》頒布後,中國做什麼大動作都不奇怪,但這次DQ毫無預兆,大部分人都摸不著頭緒。

此事的背景是,立法會選舉本應在九月六日舉行。在七月底報名階段,十二人被選舉主任DQ,裁定提名無效,取消參選資格。

反對派議員幾無抗爭空間

這其中包括四名現任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及梁繼昌,前三者均屬公民黨。DQ理由是「違反《基本法》一○四條規定: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具體事例是他們曾在去年到美國遊說通過制裁香港的法案。

然而,幾天後特首林鄭月娥又以疫情嚴重為由向中央要求延期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決定,把立法會選舉延後至少一年,且規定現任議員可留任一年,包括這四名被DQ的議員。當時親中派解釋是中央寬大,釋出善意。

此事引發很大爭議。以人大常委譚耀宗為代表的建制派認為,已被DQ參選資格的議員還可留在立法會,道理上說不過去;反對派則指責中央「選不贏就要藉故延遲」,又指選舉延期違反《基本法》。

但更大爭議反而在反對派內部。抗爭派認為既然延遲選舉根本不合法,反對派就應該集體拒絕留任。抗爭派的朱凱迪和陳志全就決定不留任,此外還有因病決定不留任的陳淑莊;但傳統泛民則認為,留在議會更有利抗爭。最後傳統泛民提出用民意調查決定,結果贊成、反對都不過半,贊成留任的稍多。就這樣二十一位非建制派議員中有十九位留下來了。

被香港政府剝奪議員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梁繼昌。(由左至右,美聯社)
被香港政府剝奪議員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梁繼昌。(由左至右,美聯社)

在立法會上,反對派議員已不能像以往那樣激烈抗爭,一來,議事規則一改再改,已無太多抗爭空間;二來,建制派依靠人數優勢把持所有委員會的主席職務,對反對派議員動輒趕出會議;三來,不少反對派議員都因去年的逃犯條例事件背負訴訟,不敢輕舉妄動。

清點人數竟能危害國家安全?

就在十一月一日和二日,香港警方突然拘捕八名反對派人士,包括五名立法會議員尹兆堅、黃碧雲、胡志偉、張超雄和許智峰,不再留任的朱凱迪和陳志全,以及工黨主席郭永健,控告他們在今年五月於內務委員會主席選舉風波時,因阻撓會議而違反《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

立法會規定議員隨時可要求清點人數,一旦留在會議廳的人不足法定人數,會議就要結束。這些議員用最傳統、最溫和的拖延方法──清點人數。這種做法雖拖慢立法會進度,令建制派議員叫苦連天,以至有激進建制派議員認為反對派違反國安法,呼籲DQ「搞事議員」;其實和以往的激烈抗爭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而且還是合法手段,實在看不到有什麼理由去DQ議員。

正因如此,一傳出DQ議員的消息,各方譁然,要DQ誰也不清楚。反對派議員立即發表聲明,只要有一人被DQ,就集體總辭職。 (相關報導: 香港立法會民主派議員集體總辭,美國對港政策該何去何從? 更多文章

十一月七日,國務院向人大常委提交議案。十一日人大常委就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規定四宗罪: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拒絕承認國家對香港擁有並行使主權、尋求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事務、具有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等行為,一經依法認定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而且這個決定適用於那四名在提名期間被DQ的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