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大選投票結束已過2周,聯邦眾議院卻還有11個選區的結果未出爐,多數是差距極小,且是共和黨候選人領先,而民主黨目前是1席之差獲得眾院過半席次,黨內進步派與來自搖擺州的議員互相指責,儘管裴洛西仍有望連任眾院議長,但她要面對的是民主黨2022年期中選舉可能四分五裂的危機。
溫和派選戰打得艱辛 怪罪進步派
美國密西根州第8選區聯邦眾議員史羅金(Elissa Slotkin)以15000多票差距,成功連任,而她接受政治網媒《Politico》訪問時直言:「我不會投給裴洛西(Nancy Pelosi),我不知道誰會跟她競選議長大位,也不知道可能人選,而我也有直接與她談過這些,我相信我們需要新的領袖。」
史羅金直批,民主黨營造的全國品牌形象很模糊,「民眾不知道我們的立場,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因此每2年選舉有新的攻擊議題,一部分的選民就會認為是真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品牌」。她也說,黨內缺乏中間派論述,無從反駁共和黨抨擊「刪除警察預算」(Defund the Police)和「社會主義」。
The series finale:Elissa Slotkin — one of few House Dems to survive in a district Trump won *twice* — sounds off on progressives, Pelosi, and her party’s condescending attitude toward half of America.You’ll want to read to the bottom.https://t.co/dKabWIZiuq
— Tim Alberta (@TimAlberta) November 13, 2020
同黨的維吉尼亞州第7選區聯邦眾議員史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僅以8300多票驚險連任,她痛罵若認同裴洛西的說法,即民主黨在這次國會大選表現不錯,「2022年他X的就會分崩離析」。不過裴洛西「不同意」史潘伯格的說法,強調民主黨仍佔眾院過半席次,且贏得總統選舉。
黨是大家庭 未投入資源是問題
面對黨內中間溫和派的指責,進步派「小隊」(Squad)成員、明尼蘇達州索馬利亞裔穆斯林聯邦眾議員歐瑪爾(Ilhan Omar)15日表示,黨是個「大家庭」,「當想到我們的黨,就會想到裴洛西總是說我們處在『大帳篷』(big tent),即包容不同立場和觀點,這代表我們是個大家庭」。

「我們都有各自的選區要服務」,歐瑪爾告訴美國財經新聞頻道MSNBC,「我們代表各自的選民在黨團內做事,我們認為我們是屬於人民的政黨」。同為「小隊」成員的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奧卡西歐─寇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則稱,黨沒有投入足夠資源,包括數位整合及策略工具。
奧卡西歐─寇特茲強調:「問題在於如何建立有效的黨運作模式,強而有力的反制共和黨的攻擊。」另外《華盛頓郵報》指出,80歲的裴洛西可望連任議長大位,81歲的霍耶(Steny Hoyer)和80歲的克萊伯恩(James Clyburn)則會續任多數黨領袖和黨鞭。

準備後裴洛西時期 中生代爭要職
霍耶向《華盛頓郵報》透露,自己可能在2022年退休,而裴洛西先前也曾說,只打算做到2022年。為了迎接後裴洛西時期,黨內已開始競爭助理議長和民主黨國會競選委員會(DCCC)主席2個位置,57歲的克拉克(Katherine Clark)想選上助理議長,則要先擊敗59歲的西西里尼(David Cicilline)。
西西里尼是國會「進步連線」(CPC)成員,該連線成員全是民主黨人,身為出櫃同志議員的他,獲得LGBTQ成員和組織力挺。DCCC主席位置則是加州聯邦眾議員卡德納斯(Tony Cárdenas)及紐約州聯邦眾議員馬洛尼(Patrick Maloney)競爭,但勝出者的首要任務,是找出這次民主黨選得不好的原因。
When dust settles, the 4 House Dems in line behind the 80-somethings could be: Jeffries, 50; Clark, 57; Aguilar, 41; SP Maloney, 54.That Dem quartet has served a combined 29 years in House.Pelosi-Hoyer-Clyburn have served 100+ years combined. https://t.co/3KF4VEFqAu
— Paul Kane (@pkcapitol) November 13, 2020
WSJ:不記取教訓,2022輸更慘
《華盛頓郵報》稱,卡德納斯和馬洛尼2人路線不同,因為卡德納斯是國會「西語裔連線」(CHC)連線主席,而民主黨在佛羅里達州2個西語裔人口為主的選區落敗,也未能贏得德州墨西哥裔人口佔多數的選區,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的拉美裔得票不盡理想。
馬洛尼則是選區2016年由川普擊敗時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華爾街日報》(WSJ)15日社論稱,民主黨這次眾院選舉結果不佳,問題不在民主黨說的話,而是他們做的事,就算不把所推法案稱為「社會主義」,選民仍會知道法案目的為何,「若不記取此教訓,2022年會輸更多」。 (相關報導: 2020美國大選》選戰還沒結束,攻防移師聯邦參議院,民主黨挑戰「完全執政」! | 更多文章 )
The problem isn’t the Democratic message; it’s the reality of their program https://t.co/MSslZtMAv4
— WSJ Editorial Page (@WSJopinion) November 16, 2020
《華爾街日報》提到,共和黨在州議會的席次增加,有助於2021年的選區重劃,屆時共和黨票倉可能增加選區,民主黨票倉的加州和紐約州可能減少2、1個席次,「如果他們(民主黨)想要在2022年選舉守住眾院過半席次,就必須記好2020年選舉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