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用假帳號亂罵人,只是開開玩笑別太在意?其實這種雙面人損失可大了

網路上你是怎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你就是怎樣的人。(截圖自PTT實業坊)

「我們公司的誕生就像是美夢成真,但是剛起步時,有幾天、幾星期、甚至幾個月,給我的感覺如同困在一場惡夢裡。我們從銀行貸不到錢,沒能招到合適的人,無法善用資金,還有幾次差點發不出薪水。我們爭執不休,從家裡吵到公司,再從公司吵到家裡。」

我在部落格寫了這些感言,然後發在LinksdIn、推特及臉書上跟大家分享,時間是在我們第一家公司創立後的四年。我們的員工數目已成長到二十名,我記得管理團隊的成員之一,在我轉發這篇貼文後跟我說:「戴夫,你不覺得你談這些有一點,呃,欠妥嗎?你真的想讓我們的潛在客戶看到公司曾經瀕臨破產嗎?難道你不覺得這幾句話可能會引人非議,就這麼大喇喇地分享公司裡這麼私密的事?」

我想了一下,然後回答:「你可能說得沒錯。我們來打幾通電話,問問他們。」

我們打給幾個大客戶,讓他們看那篇貼文,並要求他們發表看法回饋給我們。我有點緊張,雖然直覺上仍相信我們會沒事,但員工們的擔心卻讓我開始坐立難安了。然後,我們最大的客戶發來一封電子郵件。

「哇,很棒啊!」郵件上寫著。「你介意我跟其他人分享這篇貼文嗎?」

「當然!」我回信給對方。「它會放上網站,就是要隨意分享,謝謝你的回饋。」

越來越多的電子郵件進來,正面回饋不斷,看來客戶對我在公司剛成立期間的坦率描述沒有產生任何負面影響。然後,一件真正讓我感到驚訝的事發生了。

我們居然因此拿到了一筆推薦的新生意,是一個重要的大客戶。

「我希望和你約個時間,在電話中討論一個新案子,我們希望得到你的幫助。」電子郵件這麼寫著。「我看了你的客戶伊蓮娜轉發給我的文章,我欣賞你的真誠以及自揭瘡疤的坦然,期待和你通話。」

太不可思議了!在貼文中坦承寫出當初經營上的痛處,不僅沒讓客戶不舒服,反而還吸引了新客戶。我回去找那個擔心的員工,就是認為文章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果的那個人。

「謝謝你老實告訴我,也謝謝你直接表達出你的擔心。」我說。「那麼,你現在還覺得那篇貼文有問題嗎?」

「我還是覺得挺冒險的。」她回答。「反正,已經塵埃落定了。冒些風險,分享你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能讓你跟他人在更深層次建立連結,我想事情就是這樣運作的。很真實,甚至有點自揭瘡疤。」她下結論。

她是對的。事實證明,像網路和部落格這種感覺起來讓人心驚膽顫、冷漠、不講人情的地方,卻正是因為你展現了真誠、脆弱及獨特的自我,而幫你帶來最大的機會,讓你在網海中冒出頭來。世界上有上億篇部落格文章,但只有你自己的那一篇帶著鮮明、獨特的聲音。

那麼,可不可能發生完全相反的後果呢?可不可能有客戶因為那篇貼文而失去信心,選擇不再跟我們做生意?當然有可能。(天啊,會不會這事已經發生了?)

但我心裡很清楚,無論是好是壞,那篇貼文反映的是真實的我。而且,我也不想和那些因為我的真實而心生疑慮的客戶合作。 (相關報導: 沒比「按讚」更好的社會禮儀,但可以取消追蹤!經營社群後,他的領悟值得你我省思 更多文章

但其實我想得更遠:網路上你是怎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你就是怎樣的人;反之亦然。你不需要在專業部落格中改換一種寫作風格,或在推特簡訊中發出不同的聲音,或是特意把你的社群媒體涇渭分明地區分為個人生活或專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