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來的「藥」如何在日本發揚光大成了聞名世界的「抹茶文化」?

你也喜歡抹茶甜點嗎?(圖/MATCHA)

「抹茶=日本」是每個人的印象,但是你知道抹茶的原型是源於中國嗎?讓我們來瞧瞧抹茶文化是怎麼在日本發揚光大並且成為國粹的!

歷史悠久的抹茶文化

一提到日本,很多人就會立刻想到「抹茶」,抹茶本身也幾乎成為了日本文化最醒目的標籤之一,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抹茶的原型技術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

從中國傳來的「藥」

(圖/MATCHA)1
(圖/MATCHA)

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的日本,為了學習中國的文化與制度,派遣了一系列的僧人到大唐「取經」,學成歸國之後也順便帶了一些茶回到日本,開啟了日本的茶文化。

那時候的茶是非常珍貴的,所以主要是拿來作為藥用,在一些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的文獻還記載著將軍用茶治療宿醉的事蹟。

中國宋朝的「點茶」到日本的「抹茶」

(圖/MATCHA)2
(圖/MATCHA)

到了宋朝,中國的飲茶文化從煎茶進化為「點茶」,也就是將茶葉蒸熟之後,經過一系列的工序製成茶磚,再將焙乾的茶磚研磨成粉,最後利用這茶粉加入熱水並打起泡沫的品茗方式。

(圖/MATCHA)3
(圖/Tommy C.@flickr)

這種劃時代的泡茶方式隨後傳進了日本,最後演化為現在我們所見的「抹茶」。而相較於點茶,抹茶最大的特徵就在於不進行去除苦味的程序,甚至強調苦味,因而獨樹一格。

茶與禪

隨著時代的推進,抹茶文化逐漸與佛學中的禪文化結合,最初的「茶道」誕生了。

茶道

(圖/MATCHA)4
(圖/MATCHA)

在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十六世紀末),許多人開始潛心研究「茶」,喝茶不只是喝茶,也講究製作抹茶時的心境和態度,品茗時的禮儀以及使用的茶具更是彰顯出一個人的修養與品味,當然,也反映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圖/MATCHA)5
(圖/MATCHA)

由於茶室的隱私度極高,飲茶又是一件十分風雅又富有禪意的活動,各種形式的品茶會成了當時的官員們談論政治的場合,使得許多茶師成了具有政治影響力的人物,如有「日本茶聖」之稱的千利休。而一般的官員也得懂茶才能上得了檯面。

歷久不衰的百變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