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教父Paul Graham分享13個創業心法,從過來人的經驗故事讓你站在巨人肩膀上

創業教父Paul Graham分享13個創業心法!(圖/Andrew Mager@flickr)

曾投資Airbnb、Dropbox、reddit等公司的矽谷創業加速器「YCombinator」共同創辦人Paul Graham被尊稱為創業教父,多次獲邀分享他的經驗。讓我們看看Paul Graham給了哪些建議、舉了哪些企業、提供了哪些創業原則可以參考。不論是想要創業或已經創業的人,都可以有所收穫!

什麼是別人不擅長,但你卻擅長的事?

Paul Graham提到他的父親是位數學家,曾任職於美國製造電器設備、核反應爐的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在他還小的時候,Graham的父親感性地對兒子說:「在12歲的時候,我開始喜歡數學。」有天,Graham問父親,「難道到15歲的時候,你不覺得數學很無聊嗎?」面對兒子天真的問題,Graham的父親回答:「當然不,我愛上數學了。」

過了很多年,Graham得到了體悟,那就是,「當別人認為是『工作』的事情,而你卻不這麼認為的話,那這件事情,就是非常適合你去做的事。」(If something that seems like work to other people doesn’t seem like work to you, that’s something you’re well suited for.)

對Graham的父親來說,解數學題就像是「解決問題」一樣,這些練習題是一種獎勵,而數學課本裡的內容和公式,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Graham而言,解數學是一種工作,因為要學會數學這個科目,就要多練習公式、強化計算。雖然Graham對數學沒有很大的熱情,但他後來還是成為程式設計師。不過Graham的興趣也並不是常人都會喜歡的,因為他喜歡「程式除錯」(debugging)。

Graham說:「以前,我不能了解,為什麼『決定要做什麼』是件難事。有些人,甚至跟看推理小說一樣,得絞盡腦汁,才能得到答案。我敢打賭,只要能夠坦率地問自己,『什麼是別人不擅長,但你卻擅長的事?』,這樣,或許就能夠更輕鬆地找到答案了。」

尋找身邊需要被改善的事物

怎樣的想法才是好的創業想法?要記得問自己:「你希望別人能為你做什麼?」

Graham舉了Apple為例。當年,美國工程師Steve Wozniak,曾和賈伯斯一起創立蘋果公司的前身「蘋果電腦」,因為他想要一台電腦,所以蘋果公司的前身便成立了。Wozniak有技術可以做出電腦,所以他做出了電腦。意外地,出現了電腦的市場,就這樣,蘋果電腦很暢銷。到現在,蘋果仍秉持著「製造我會想要的產品」這個原則,就像賈伯斯想要一台智慧型手機,所以iPhone這項產品問世了。

要「能夠知道消費者想要什麼」,是需要經驗累積的。Graham說Y Combinator看過很多糟糕的例子,因為部份較年輕的創業者,做出的產品都是「我以為別人會喜歡的東西」。 (相關報導: 放下網球國手身分,他成為台灣新創團隊Pinkoi和iFit邁向世界的夢想推手! 更多文章

Graham鼓勵創業者專注在「創意」,而不是只注意「創業」的部份。就像在修東西一樣,要努力改善那些看起來有問題、體驗感不佳的地方,而不是去想這麼做能不能創立一間公司。如果能夠持續下去,那麼肯定能挖掘出對他人有價值的創意,如果找到了這個創意,就可以創立一間自己的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