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肺炎日 醫界五大團體籲接種肺炎疫苗遠離致死威脅

世界肺炎日 醫界五大團體共同簽署世界肺炎日 抗「疫」宣言。

歐美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慢性病患深陷肺炎感染風險!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最新統計,新冠肺炎常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且以高血壓(21.5%),糖尿病(16.4%)、心臟病(11.4%)患者為多。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呂俊毅表示,肺炎鏈球菌感染是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慢性病患一旦感染肺炎,會增加治療難度,連帶提高重症、致死風險。以糖尿病患者為例,肺炎死亡的人數在近年增加5倍;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則為一般人的6倍以上;腎臟病友肺炎死亡率更較一般人高出14至16倍;更有近1/4高血壓患者因肺炎死亡,顯示慢性病患者更應重視肺炎感染的危機。

為提醒慢性病患者、一般大眾提高警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於世界肺炎日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及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共同呼籲,應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在控制自身慢性病的同時更要主動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加強自我保護力,遠離肺炎致死威脅。

7成肺炎患者為多重慢性疾病 罹患肺炎後重症比率高、治療棘手、器官易衰竭

肺炎已連續四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每年奪走1萬5千名以上國人性命,108年死亡人數更較107年增加13%,感染肺炎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呂執行長表示,慢性病患、抽菸者染病風險為一般人的3倍以上;而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中更高達7成同時合併兩種以上慢性病,證實慢性病患者的罹病風險是遠高於想像。

呂執行長進一步指出,在台灣約5-10%成人鼻腔中帶有肺炎鏈球菌,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病菌則會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引發肺炎。然而,當帶菌者為慢病患者時,一旦罹患肺炎,病情容易快速惡化,除了治療難度較高外,也可能加重原先病情,併發其他重症。

糖友肺炎死亡人數增5倍 血糖控制和肺炎預防要雙管齊下

長期高血糖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免疫細胞殺菌能力減弱,使人體成為利於細菌生長繁殖的環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監事葉振聲指出,糖尿病引起的各種感染疾病中,有四分之一與肺炎有關,近年來糖友死於肺炎的人數更增加5倍,可見糖友易輕忽肺炎威脅。

葉振聲醫師解釋,糖尿病患普遍有高共病特性,根據2019年糖尿病年鑑,糖尿病共病比例前三名為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可說是集侵襲性肺炎感染風險因子於一身,且感染後更容易併發菌血症。葉醫師提醒,糖友務必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保持充足睡眠並積極採取預防肺炎的措施,才能降低肺炎的威脅。

心臟血管疾病染疫高6倍 對心臟損傷大 接種疫苗可降低死亡率

心、肺常有共病發生,因此心臟血管病患因抵抗力和肺功能不佳,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是一般人6倍以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代表陳文鍾醫師提醒,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因血管病變,導致心臟難以輸送足夠血液和養分到身體其他部位,若同時肺部感染,會增加心臟肌肉耗氧量,容易誘發心臟衰竭。 (相關報導: 日本皇室最年長成員染肺炎 三笠宮崇仁親王妃百合子將住院一周治療 更多文章

根據研究,罹患肺炎會有21%的人出現心臟衰竭,10%會出現心律不整;超過50%的心臟併發發生在感染肺炎後24小時之內,顯示肺炎會立即對心臟會造成極大的損傷。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心臟血管疾病接種疫苗、預防肺部感染的必要性,歐洲心臟學會年會中最新研究證實,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心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陳醫師建議,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平時除了要與醫師持續控制病情外,可以主動詢問疫苗接種建議。

葉振聲醫師(左起)、林裕峯醫師、陳文鍾醫師、黃信彰醫師、呂俊毅醫師。
葉振聲醫師(左起)、林裕峯醫師、陳文鍾醫師、黃信彰醫師、呂俊毅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