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對談》最頂級的動物珠寶設計,為何堅持由南非專家把關?跨界大師談「似與不似」的境界

知名珠寶大師Lalique的作品,既在珠寶上充分呈現自然意象與細節,也充滿創作者個人對女性之美的頌揚,是龔遵慈最推崇的設計師(圖 / Sailko@wikipedia)

珠寶向來都與華貴和美緊緊相關,但在這兩個面向之外,藝術家也時常將珠寶作為傳遞文化與自然意象的媒介。

今年10月20日起至12月31日,昇恆昌珠寶舉辦第二屆昇恆昌珠寶設計大賞,以「台灣山林之美」為主題邀集新一代珠寶設計師參賽,讓台灣山林的美景能伴隨頂尖珠寶作品一同獲得國際關注。

而在開賽的同時,昇恆昌珠寶也舉辦《與山林對話》跨界講座,由知名電影導演魏德聖、iPhone攝影師熊明龍、多媒體應用藝術家陳怡潔、知名珠寶設計師龔遵慈、珠寶鑑賞家黃尹青共五位不同領域的大師進行分享與對談。

昇恆昌第一屆珠寶設計大賞的銀獎作品《台灣梅花鹿》(圖 / 擷取自昇恆昌珠寶@youtube )
昇恆昌第一屆珠寶設計大賞的銀獎作品《台灣梅花鹿》(圖 / 擷取自昇恆昌珠寶@youtube )

為何需要南非專家把關?世界頂尖品牌從對「真實」的執著開始

台灣向來以高山聳立文明國際,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260座,同時高山的林相及動植物生態景觀也具有全球少有的豐富與多樣性;而台灣山林的特色,要如何透過珠寶設計來呈現呢?身為大賽評審之一的珠寶鑑賞家黃尹青,分享了一段最近與卡地亞自巴黎前來的設計總監的對話。

「卡地亞的設計團隊,當時是怎麼設計出卡地亞最經典的圖騰Panthère(美洲豹)?設計團隊一定要非常用心研究美洲豹的各種生態、姿態,以及各種行動與肌理的表現。」

設計團隊不但做足了對美洲豹的功課,也在珠寶設計的流程上多了一道環節來做把關,確保對美洲豹的真實描述,「每一件作品都有一個評審委員會,而這些委員的成員是來自在南非長大的人,也就是最有機會近身看見美洲豹、最了解美洲豹的人。」

卡地亞的設計團隊必須細心研究美洲豹的各種生態、姿態,甚至設計了專門的委員會來交由最能近身看見美洲豹的專家進行把關(圖 / 擷取自卡地亞官網)
卡地亞的設計團隊必須細心研究美洲豹的各種生態、姿態,甚至設計了專門的委員會來交由最能近身看見美洲豹的專家進行把關(圖 / 擷取自卡地亞官網)

然而,擁有最深刻、最細節的觀察,是頂尖創作的基礎,但還尚未成為創作。

黃尹青表示,「要將觀察到的事物,設計為具象化的珠寶,最終還需要經過設計師的心:『你感覺的Panthère是什麼?』那個才是屬於自己的創作。」

卡地亞以美洲豹為經典標誌,成為世界頂尖的精品品牌(圖 / 擷取自卡地亞官網)
卡地亞以美洲豹為經典標誌,成為世界頂尖的精品品牌(圖 / 擷取自卡地亞官網)

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同為評審之一的知名珠寶設計師龔遵慈,認為珠寶設計與民國初年畫家齊白石所說的「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是相同的道理。

創作者太過模仿細節那便匠氣十足脫離創作,但若太過天馬行空便又讓觀者無法產生連結、無法營造感受。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拿捏,這也與卡地亞設計美洲豹相關精品的概念不謀而合。

古今中外的眾多設計師之中,龔遵慈最推崇的是已故的法國設計師René Lalique。無論各種不起眼的材料、題目,Lalique都有能力呈現出優雅與質感,並且除了珠寶外,包含玻璃製品、銅雕、建築、飾品都能掌握,龔遵慈評價為「千年之內最厲害的設計師」。

龔遵慈認為,創作者太過模仿細節那便匠氣十足脫離創作,但若太過天馬行空便又讓觀者無法產生連結、無法營造感受;圖為Lalique的頭飾作品(圖 / Antonio@wikipedia)
龔遵慈認為,創作者太過模仿細節那便匠氣十足脫離創作,但若太過天馬行空便又讓觀者無法產生連結、無法營造感受;圖為Lalique的頭飾作品(圖 / Antonio@wikipedia)

如果電影和攝影能寫實呈現台灣,轉換其他媒體形式是有意義的嗎?

在昇恆昌珠寶所舉辦的珠寶設計大賽中,試圖以「珠寶」作為媒介拉近台灣人與台灣的距離,不過對一般民眾來說,更常見的了解台灣的途徑,是電影、攝影這樣讓人身歷其境的寫實形式。無論是知名電影導演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或是iPhone攝影師熊明龍走遍台灣的攝影作品,都是直接走入自然環境之中,將絕美的畫面重現在大眾面前,讓大眾感受到台灣的美。

 
 
 
 
 
 
 
 
 
 
 
 
 
 
 

Ming 熊明龍(@easonhsiung)分享的貼文 張貼

既然對大眾來說,已經有電影與攝影這樣熟悉並且寫實的形式,以珠寶這樣不同的媒體來進行創作還是有意義的嗎?

多媒體應用藝術家陳怡潔,過去是以靜態的作品進行創作,但一次在英國的體驗讓他開始嘗試更多創作的媒介。「有一次在英國駐村時,接觸到一個建築投影的藝術季,正在討論『藝術跟城市跟民眾的關係,如何透過一個新的媒體拉近,什麼又是當代藝術?當代藝術除了在我們熟悉的展演場域外,還能給觀眾什麼樣的驚奇?』」 (相關報導: 這間新開幕的非營利野生動物酒店將澳洲自然生態與雪梨港海景盡收眼底,盈餘還將用來支持生態保育! 更多文章

在那一次駐村經驗後,陳怡潔開始感受到藝術要想走近生活,確實需要創造一些新的平台與體驗,從此開始嘗試更多不同的創作形式,也因此創造出嘻哈故宮、搖擺北門等經典的多媒體合作,帶給大眾新的驚奇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