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中國持續強大是不可能的事,更非明智之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香格里拉對話」演講全文

2019年5月31日,第18屆「香格里拉對話」在新加坡揭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1日在開幕晚宴上發表主題演講(AP)

第18屆「香格里拉對話」(亞洲安全峰會)5月31日至6月2日在新加坡舉行,全球28個國家的國防首長、軍方將領、政界人士共聚一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1日在開幕晚宴上發表主題演講,針對中美貿易戰以及中美強權相爭引發令人憂心的態勢,提出「新加坡和東南亞的視角」。

李顯龍指出,今日世界正處於轉捩點,全球化受到多方抨擊,美國和中國關係日益緊張,全球和平與繁榮受到威脅。中國的成長改變了戰略平衡,也轉移了世界的經濟重心,中國與其他國家都要做出調整,適應新局勢。中國必須維護現有國際體系,以行動證明它支持全球化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開明和包容的心態看待自身長遠利益。

在國際安全方面,中國既已躋身強國之列,尋求發展先進和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仍須以克制的方式展現實力,並按照國際規範行事。以南海主權聲索爭議為例,中國應該按照國際法和平解決,正視其它國家的核心利益和權利,透過外交途徑達成妥協,而不是訴諸武力威脅。

另一方面,各國也必須適應一個更具影響力的中國,接受中國會繼續壯大的事實,瞭解阻止中國持續強大是不可能的事,更非明智之舉。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必須做的調整最為艱難。但無論這項工作有多艱難,如果美國能取得新共識,讓中國融入現有的規則和規範體制,將為兩國帶來好處。

李顯龍認為最重要的是,美國和中國必須和其他國家合作,共同提升而非顛覆國際體系。中美兩國都必須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才能更清楚瞭解彼此應如何協調各自的利益。

但令人擔憂的是,中美雙方的態度變得更加強硬。美國認為中國對其主導的價值觀和領導地位造成威脅,美國企業對中國的看法也已惡化。中國則認為美國試圖阻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無論中國做什麼或如何讓步,美國永遠都不會滿意。

李顯龍指出,中美之間基本的問題是雙方缺乏戰略互信,這不利於雙方作出任何讓步或和解。如果讓這種情形持續下去,對中美雙方來說都是嚴重的錯誤。中美對峙未必一定發生,不過萬一真的發生,後果將和冷戰完全不同。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所長奇普曼(John Chipman)博士閣下各位閣下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晚上好!

歡迎各位來到新加坡並出席第18屆香格里拉對話。

新加坡和東南亞的視角

世界正處於一個轉捩點。全球化受到多方的抨擊,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張。新加坡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非常擔心這樣的趨勢。我們既不知道形勢會如何發展,也不曉得世界各國是否能夠攜手開闢新的出路,一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 (相關報導: 稀土戰爭》因應中國可能斷貨 美國興建第一家「重稀土加工廠 」 更多文章

我們是否能從東南亞歷史中得到啟示,在求取進步的道路上避開過去的動亂與災難?今年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200年前,英國人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登陸新加坡,並在這裡設立了貿易站。當時,荷蘭人已經對東印度群島(Dutch East Indies)進行殖民統治。比起其他歐洲國家,英國人到東南亞尋求發展相對較晚。萊佛士當時是明古連(Bencoolen,位於蘇門答臘西岸)副總督。他意識到這個地區的巨大貿易潛力,因此決定在麻六甲海峽(Straits of Malacca)沿岸尋找新的地點,為英國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設立貿易站。於是,他選擇了新加坡,而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