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和闐觀點:美債利率暴漲與1.9兆紓困的財政衝擊

2020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了2.3兆美元規模的經濟刺激計畫;在12月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下台前,又追加9000億美元;現在加上美國總統拜登(見圖)的1.9兆美元,合計美國投入了5.2兆美元。(美聯社)

Fed若為了保持美元信用,不再買債,美債在市場上的價格恐將暴跌,殖利率直線上升。若Fed印鈔購買全部公債,美元體系就立即結束;Fed若不再購買公債,美國聯邦政府立刻關門,兩難之間須審慎行之。

美國時間3月6日,參議院以一票的些微差距通過拜登政府1.9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民主黨投票贊成、共和黨投票反對,雙方壁壘分明。回頭看2020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了2.3兆美元規模的經濟刺激計畫;在12月川普政府下台前,又追加9000億美元;現在加上拜登的1.9兆美元,合計美國投入了5.2兆美元!世界外匯存底前3大國,中國是3.2兆美元,日本1.38兆美元,瑞士1.08兆美元,合計5.56兆美元,美國從2020年以來為拯救自家經濟所投入的資金,大概就是比外匯存底前3大國總和再少一點。

美國1.9兆美元的資金會從哪裡來?當然只可能靠美國政府發行美債籌錢,比較困難的問題是,誰會來買這1.9兆美元的公債?美國政府的財政收支在過去50年多半入不敷出,幾乎年年借新債還舊債,債務規模一路成長。單從聯邦政府來看,2020年初美債總額還「只」有22兆美元,至2021年2月底已經高達27.9兆美元,14個月增加了近6兆美元,這還不包括準備新增加的1.9兆美元,以及未來可能的2兆美元基礎建設計畫。美國公債的買家有2種,銀行、保險、海外央行與政府、基金等各類機構,都可以歸類為機構投資者;此外,美國公債還有另一個單獨的重量級買家――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新增美債,Fed買4成、市場吸收6成

美國公債如果是機構投資者來買,可以說當前美債殖利率由市場定價,市場上美元的總量也沒有變化,只是由投資者手中轉移到了美國政府手中。但是,如果是Fed來買,意義就不同,Fed購買意味著將債務貨幣化,等於是憑空印鈔票,隨之而來的影響是市場上美元基礎貨幣數量會大量增加。過去一年多,Fed等於是瘋狂印鈔,觀察其資產負債表,2019年底的資產規模還只有4兆美元上下,現在已經超過了7.5兆美元,表示Fed狂印了3.5兆美元的基礎貨幣,因而撐住了各類資產價格,使美國股市與房市歷經武漢肺炎的嚴重疫情後,得以快速回升。

根據Fed資產負債表,2020年一共買了2.4兆美元的美國公債。以貨幣發行的角度來看,3.5兆美元新發行的基礎貨幣中,有2.4兆美元是通過購買公債而印刷;再從美國政府角度來看,過去一年新發行6兆美債中,有4成已經被Fed買下,剩下的6成,還是要依賴市場消化和購買。市場上突然額外多出來3.6兆美元的天量公債,投資者接手當然不會太積極,以交易的角度看,10年美債殖利率的0.48%低點出現在2020年3月,往後一年逐步攀升。 (相關報導: 張光球觀點:國際外張、台灣內弛─這仗如何打? 更多文章

近期美債殖利率的快速拉升,就是因為市場在預期新的1.9兆美元經濟刺激法案順利通過後,市場上準備拍賣的新發行美債規模將激增,但是Fed卻沒有宣布任何新的購債計畫。1.9兆美元的債券對所有市場投資者來說,都是無法單獨應付的天量,這導致美債價格下跌,殖利率暴漲。也因為市場被搞到資金嚴重不足,投資人看到本益比過高的科技股帶著指數往下殺,股市也因此回檔。在此同時,天量資金交到一般人手上,人人有獎,經濟當然會好,你不能說財政部長葉倫蓄意欺騙投資人,但是她顯然沒有說出美債殖利率飆升的全部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