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世界最神秘機構的畢德伯格集團集團(Bilderberg Group)在瑞士一個豪華酒店內召開4天閉門會議。
與會者是大約130名世界政治領袖以及工業、金融、學術、勞工及媒體界的高層人物。
無論你平日裡讀哪家報紙,看什麼電視頻道,追哪個社交媒體平台,你不會看到任何記者發自會議現場的報導,因為會議根本不對任何媒體記者開放。
川普的女婿、微軟總裁、前谷歌總裁……
來自美國的與會貴賓包括川普總統的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微軟總裁納德拉(Satya Nadella)、前谷歌總裁施密特(Eric Schmidt)、Paypal創始人億萬富翁提爾(Peter Thiel)以及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
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婿庫許納參加畢德伯格集團會議。
來自其他國家的貴賓,也同樣有響當當的名頭。
每年被邀請參加會議的,不僅包括社會頂尖人物,還有那些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1991年,柯林頓(Bill Clinton)參加畢德伯格集團集團會議時,外界並不清楚他將在第二年的總統競選中贏得民主黨的提名,更不清楚他後來竟然會取代老布希入主白宮。
1993年,布萊爾( Tony Blair)出席這個神秘會議。1994年,布萊爾在史密斯(John Smith)去世後成為英國工黨領袖,3年後的1997年,布萊爾贏得大選成為英國首相。

菁英暢所欲言的聚會?破壞全球民主體制的隱秘幫會?
畢德伯格集團集團到底是個怎樣的組織呢?它僅僅是為了讓世界頂級菁英有一個敞開心扉暢所欲言的閉門聚會,還是像批評人士所指:這是隱秘幫會圖謀破壞全球的民主體制?
提出陰謀論的這些批評人士,對畢德伯格集團集團提出種種指責:從蓄意製造金融危機到策劃殺掉世界上80%的人口,等等。
美國脫口秀主持人瓊斯(Alex Jones),長期以來是畢德伯格集團集團的反對者,他多次對畢德伯格集團集團會議「大聲疾呼」:我們知道你們不擇手段!我們知道你們居心叵測!但我們尊重你們的黑暗勢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廢墟的產物
看看畢德伯格集團集團幾十年神秘的歷史,不難理解它為什麼受到如此強烈的指責和批評。
畢德伯格集團集團的第一次會議在1954年召開,當時的宗旨是為了鞏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關係,防止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個集團的工作方式從那時開始至今都是秘而不宣。
集團會議不會邀請記者報導,會後也不會發新聞稿。這個集團的網站也極為簡單,看起來像是一個20年前設計的不成熟網站。

對話平台?
儘管畢德伯格集團集團表面上看要把自己打造成007電影中反面角色的私人俱樂部,更多主流評論人士認為這個神秘俱樂部實際上並不像看起來那麼邪惡。
英國《泰晤士報》專欄作家阿羅諾維奇(David Aaronovitch)說,對畢德伯格集團集團恨得咬牙切齒是很荒謬的。他認為:「它不過是一個有錢有權人士偶爾聚餐的俱樂部。」
有人甚至認為,這樣的俱樂部聚會實際上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好處。 (相關報導: 六四30周年前夕,前天安門學運領袖封從德入境香港被拒,遭港府原機遣返東京 | 更多文章 )

畢德伯格集團集團的創始人之一希利(Denis Healey),曾在1970年代出任英國財政大臣。在記者榮森(Jon Ronson)撰寫的《他們》(Them)一書中,希利親口向榮森說,人們忽視了非正式社交渠道的實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