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英國立法禁過聖誕節、禁唱聖誕歌! 耶誕節慶被視為「頹廢文化」的那段歷史

2020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耶誕節與耶誕老人(AP)

在17世紀中期,英國內戰期間,人們詠唱The Holly and the Ivy這樣的聖誕節歌曲都可能會引來禍端。當時的議會軍領袖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後來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聯邦的護國公)以整頓「頹廢文化」為己任,而他「文化革命」首當其衝的對象就是聖誕節和所有的節日裝飾。

從中世紀至今,聖誕節的慶祝方式基本沒有變化:12月25日是紀念耶穌降生的神聖日子,這一天開始,直至1月5日的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節日的快樂氣氛一直持續。教堂舉行特殊的禮拜,商店的營業時間縮短,人們用冬青樹、常春藤和槲寄生裝飾自己的家,劇團會表演喜劇(它是現代啞劇的雛形),酒館裏人們縱慾狂歡,親友團聚享受節日的特別飲食,比如火雞、聖誕甜果派、烏梅粥和聖誕特別釀製的麥芽酒,大街小巷都唱著聖誕歌曲。

聖誕頌歌數千年前已在歐洲出現,英語中「頌歌」(carol)一詞很可能源自法語的「carole」,意思是配樂舞蹈。配樂舞蹈最初是「異教徒」紀念冬至日等活動時的傳統活動。後來,早期的基督教徒借用了這一形式:公元129年,羅馬主教敕令在羅馬的聖誕禮拜中演唱一首名為Angel's Hymn的頌歌。到中世紀,聖誕節的十二天裏,「祝酒者」會挨家挨戶去唱歌,他們有幾百首以耶穌降生為主題,以冬青樹、常春藤作比的英語頌歌。連亨利八世(1491-1547)也寫了一首名為Green Groweth the Holly的頌歌,這首歌的精美手稿現藏於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唱詩班
Getty Images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唱詩班排練中

「聖誕頌歌」這個表達出現在早期的拉丁語-英語詞典中,17世紀的著名抒情詩人羅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在一首頌歌的開頭這樣寫道:「還有比這更甜美的歌謠嗎?」亨利·勞斯(Henry Lawes)的原作配樂很遺憾已經失傳,但是約翰·拉特(John Rutter)為這首詩編排了現代的曲調,讓它在聖誕節頗受歡迎,這展現了傳統的頌歌寫作強大的生命力。

這幅畫描繪的是1873年一組礦工在平安夜唱歌慶祝聖誕節
Getty Images
這幅畫描繪的是1873年一組礦工在平安夜唱歌慶祝聖誕節

對克倫威爾和他的清教徒伙伴來說,聖誕頌歌和其他聖誕節活動不止讓人厭惡,更是一種罪惡。根據史料記載,他們認為在12月25日慶祝耶穌的生日帶有羅馬天主教的色彩,是一種來自羅馬天主教鋪張浪費的傳統,而且沒有得到聖經的支持,它會威脅到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他們認為,上帝從未號召人類以這種方式來慶祝耶穌降生。1644年,議會的一項法案禁止了這一節日,1647年,長期議會(Long Parliament)通過了一項條例,確定廢除了聖誕節的晚宴。

「反抗」的歌聲

聖誕頌歌
Getty Images

但是英國男女老少對節日的熱情和呼聲並未因此而消減。聖誕禁令下達後的近二十年裏,每年12月25日,人們還是會偷偷摸摸舉行紀念耶穌降生的宗教儀式,並且繼續偷偷唱聖誕歌。聖誕頌歌基本上進入了地下狀態——不過一些反叛者仍決心堅持大唱頌歌。 (相關報導: 耶誕節過完了,耶誕樹怎麼辦?都變成這種動物的點心了! 更多文章

1656年12月25日,眾議院的一名議員抱怨前一天晚上鄰居「為這個愚蠢的日子作凖備」而製造的噪音讓他一夜未眠。隨著1660年英國王室復辟,從1642至1660年之間的立法全部作廢,於是聖誕節十二天的宗教活動和世俗活動終於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