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這樣的新聞:「工程師請健身教練,深蹲後腿軟,小便如醬油,原來是橫紋肌溶解症」。或是「毒趴上使用多種毒品與酒精,合併橫紋肌溶解症與多重器官衰竭致死。」
那究竟什麼橫紋肌溶解症呢?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骨骼肌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傷害。當肌肉纖維死亡時,釋放了原本待在肌肉細胞內的物質,像是鉀離子、尿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縮寫為CK)、肌紅素(myoglobin),這些都是潛在有害物質,大量進到血流後,會嚴重影響腎臟功能和心律,引發一連串的身體問題。若沒有及時處理,這是有機會致死的疾病!
任何年紀的人都可能發生橫紋肌溶解症,以發生率來看的話,成人的比率較孩童來得高。

所以有哪些狀況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呢?想當然爾,肌肉受到外傷,長時間的擠壓,就是最可能的原因之一。醫界剛開始理解這個病,就是二次戰爭中受到壓碎性損傷患者而起的。所以車禍、墜樓這種讓肌肉因強力擠壓受傷的情況,就很有機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有些人則是因為酒醉不醒,直挺挺地躺在硬地板上,長時間固定姿勢而導致肌肉受到擠壓,這樣也會有肌肉受傷,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地震後若有樓房倒塌,被救出的倖存者身體部分區塊曾被壓在重物之下一段時間,也很有機會得到橫紋肌溶解症。還有,如果復仇者聯盟第一集裡黑寡婦被重物壓住更久,就不太可能一起身就能跑跳抵擋浩克攻擊,而會因為橫紋肌溶解症而超沒力啊!另外,受到電擊、被蛇咬這類型的外傷,也要很小心橫紋肌溶解症的可能性。

有些人受的不是外傷,而是「內傷」!像是過度使用肌肉,從沒做過訓練的人突然做了一百次深蹲,突然被處罰做三百次的開合跳,或是突然癲癇發作了三十分鐘,這類過度肌肉使用都會讓人陷入橫紋肌溶解症的危險。這時若環境炎熱濕度高,不易排汗散熱,患者中暑、體溫過高,狀況就雪上加霜。
另外一大類的患者沒有外傷,也非過度使用肌肉,但身體出現了其他代謝上的問題,像是有敗血症、酮酸中毒、酒精濫用,吸食海洛英、古柯鹼、安非他命等毒品,都有機會得到橫紋肌溶解症。開毒趴後喪命的患者很有可能就與橫紋肌溶解症脫不了關係。

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可以是局部性,也可以影響全身。患者常會出現肩膀、大腿、下背部的肌肉疼痛;抱怨肌肉無力,手腳動彈不得;且注意到尿液顏色很深,像是醬油,且尿量變少。有些患者還會有腹痛、噁心嘔吐、發燒、心跳加速等症狀。雖然我們稱「肌肉痛、全身沒力、尿液顏色變深」這三樣為橫紋肌溶解症的典型症狀,但其實臨床症狀的變化度很大,要出現典型症狀的患者大約還不到一半呢!因此,在懷疑橫紋肌溶解症除了靠患者症狀之外,很重要的就是患者給的資訊!像是他下午接受了過度的重訓,半夜鐵腿到急診;或是大熱天患者去路跑又中暑;飲酒喝到癱在路上;或被倒塌的重物壓在底下很久。這些資訊就會在醫師腦海裡放進了「橫紋肌溶解症」的可能性。 (相關報導: 沒喝「高蛋白」就長不出肌肉?錯誤重訓觀念會阻礙你的成長,達人破除常見的5個健身迷思【影音】 | 更多文章 )

抽血檢查可以讓醫師了解患者的腎臟功能、血中各離子濃度、及凝血時間,剛剛我們說過肌肉受傷後會釋出的物質,在檢查時會數值偏高,像是抽血發現血中鉀離子高、磷離子高、尿酸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數值是肌酸激酶 – CK,肌肉受傷後十二小時,CK值(肌酸激酶)就會爬高,到肌肉受傷後一到兩天內則會爬升到最高點,之後再每日遞減,約三到五天後緩解。測量血液中的CK值超過上限的四到五倍以上,就很有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症,甚至常有橫紋肌溶解症患者其CK值常常會達到或超過正常範圍的一百倍以上!除了診斷,我們也可以用CK值了解患者狀況,如果過了兩天患者CK值還是沒有降下來,代表肌肉可能還在繼續受傷,還在釋放更多肌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