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網紅」興盛,YouTuber、Instagramer等社群紅人成為人人崇拜的職業,而在這股「網紅」潮流的推演之下,一個新的角色在社交媒體產業中誕生了--「虛擬網紅」。這些由電腦程式、影音、繪畫設計等「人工」組成的虛擬網紅大軍正式與「人類」展開對決。
你所追蹤的 Instagram 網紅其實不是真人?
擁有150萬粉絲追蹤的Instagram網紅Lil Miquela,在時尚圈內家喻戶曉,除了和粉絲分享生活外,她也常為各大品牌代言,從穿搭至每日吃的食物和及常聽的音樂都成為粉絲們模仿的對象。經營Instagram餘兩年的她,終於在今年曝光她的身世背景:「我不是人類」,此舉震撼了全球,更成為美國各大媒體討論的話題。

Lil Miquela其實為一家研究AI人工智慧的新創公司所打造的「虛擬網紅」,透過經營完善的社交圈、建立與粉絲之間的互動,Lil Miquela這個由程式建構而成的角色成為新世代年輕人的「時尚指標」,更是許多潮流品牌心目中的完美代言人!隨著Lil Miquela身世之謎的揭開,印證了專家對於網路世界:「真實與虛擬世界線越來越模糊」的說法。
虛擬網紅跨足模特兒圈 「數碼超模」可能成未來趨勢

Shudu是由一位熱愛科技電影的攝影師利用程式軟體所打造出來的「數位超模」,以南非女性為發想點,Shudu黝黑的皮膚及深邃又帶點憂鬱的眼神成為各大化妝品牌的模特兒第一人選,除了能在許多女性品牌廣告上看見她的身影,她也擁有自己的社交媒體,許多粉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還在照片下方留言:「妳美得不像真人!」
然而,Shudu這位數位超模的出現卻造成極大的爭議。許多人認為,攝影師拿「膚色」作為角色創作的背景帶有種族歧視以及諷刺的意味,大多數人質疑:「為何不找黑膚色的真人modle,而是創立一個看似完美的黑人女性虛擬角色?」但隨著這項爭議越演越烈,「數位超模」這個角色的創作卻被越炒越夯。
日本 VTuber 風潮造成 YouTuber 收視危機
除了數位超模,由日本吹起的Vtuber風潮,目前持續發燒。VTuber=虛擬YouTuber,為動畫設計搭上真人配音所合成的「虛擬角色」。他們能和人一樣說話和動作,並運用YouTber頻道定期上片與粉絲建立良好的關係,從談論美妝話題到解析遊戲實況,他們都能做到,YouTuber們不得不與這群「虛擬網紅」搶粉絲、拼題材,這讓VTuber與YouTuber之間產生強烈競爭。
VTuber的崛起確實是眾多YouTuber所面臨到的危機。在日本一位叫「絆愛(Kizuna Ai)」的VTuber在短短十個月時間內,粉絲人數從原本的20萬人次上升至200萬!日本一家網路公司甚至出了一款手機app,讓所有人都能創建屬於自己的VTuber,除了角色外觀可以自己設計之外,就連說話中的嘴形也能透過錄影功能搭配上!這讓「虛擬網紅」又再次提升了一個層次,並且更貼近「人類」的日常生活。
虛擬代言人背後的企業利益
其實早在2007日本就由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為基礎開始發展這項「虛擬事業」。然而,近兩年來是「虛擬網紅」行業真正開始蓬勃發展的時期,由於VR技術的成熟、360度攝影技術的出現等,許多科技公司致力於用這些新興科技打造出「虛擬代言人」並將它出售給各個行業的大公司去做利用。
虛擬代言人對於各大品牌代言的方便性極高,也同時降低了許多人力成本:不必花時間拍攝、上妝或是進行拍攝前後的溝通等,只要經過電腦數位處理,便能將許多品牌一次置入在這些所謂的「虛擬網紅」身上,而且,對於大企業來說,擁有這些「聽話」的網紅,做事可以說是事倍功半。
然而,隨著「虛擬角色」的快速竄出,真實世界與網路世界的交界線已模糊不清,就連以往覺得需要有特殊魅力的網紅、模特兒、甚至藝人,都可以被程式碼所創造出來的人物所取代。這樣的發展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值得所有人類好好去深思。
責任編輯/潘渝霈